龍船飯之街頭宴
筆者小時候食龍船飯時,仍是集體公社時代,龍船飯所需費用由各鄉各村的生產隊統一籌集。改革開放後,村裡的企業老闆及港澳鄉親更是踴躍熱情捐資贊助龍船飯。有了充足的錢做底氣,扒龍舟、食龍船飯也成了一年一度的盛況。
四月初八佛誕過後,鄉下人就會擇日起龍舟。龍舟會景的日子定下來後,要供應龍船飯的人數和食物也就基本確定下來。烹煮龍船飯的關鍵起手是砌爐灶——在河岸邊砂地上挖一個大約半米深、兩米寬的灶心,三邊用紅磚灰泥砌起約一米高灶基。灶口的選向就是技術活了,燒一把禾稈草燎灶時,若發現火勢不對路,就要推到重砌了。在鄉下,這種現場砌灶即場烹煮的方式,稱之為“到會”,在千禧年前,仍是大多數鄉村辦喜慶筵席的主廚房。
龍船飯的飯桌是從各家各戶搬出來的,基本上都是杉木板桌,一字排開都擺在村頭的青石大街上,以正對祠堂門口為主家席,向兩邊順延。有個別家裡實在沒有像樣的桌椅的,就坐到別人家多借出來的桌席上。這些家庭通常就是“叨陪末席”了,誰家坐哪裡其實都有默契,心照不宣,也沒有所謂歧視的風波和爭執。
全村人聚在村頭大街上一起食龍船飯,是南番順鄉村一年一度的盛景,也是與客家人春節圍村盆菜的差別。農曆五月已踏入盛夏,加上並沒有冰鎮冷藏之類工具,食物極易腐敗,故而所有龍船飯菜式都是即席烹煮、即場享用。圍村人食盆菜是在正月時節,天氣是一年中最冷的,毋須考慮食物保鮮問題,且圍爐而食更添融融暖意。
這就是所謂的“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廣府人近水扒龍舟是獨有的生活風俗、客家人近山飲雄黃酒驅蛇毒是源自生活經驗;所有的飲食文化都自有其根源,追根溯源,真可謂千絲萬縷。
花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