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出自《莊子 · 山木》,此成語用來警惕世人不要只顧眼前利益,忽視了背後看不見的危險。
讀小學剛學這句成語時,已認為只道出一小部分畫面。五十多年後,我想跟大家分享心中的畫面。首先是螳螂捕蟬,其後是黃雀,黃雀後面可能是一連串的食物鏈,如大鳥、貓,然後是人,也可能是天(風、雷、雨、冰),種種不同的危機一層層在背後。所以要隨時保持危機感,眼前的利益不是永恆,一感覺危險就要放手,留住生命是上策。萬物都有能變、易變和所變的一面,換個時間或空間,整個畫面又不同。
從反方向看,蟬前面可能是蟲,蟲前面可能是螞蟻,螞蟻前面是麵包屑或糖……最後可能是細菌或病毒。而這樣小的東西完全可以反轉來攻擊,例如疫情時,細小的病毒把整個世界弄得翻天覆地。
我小時候學這成語,覺得自己是黃雀後面的旁觀者,而背後有無數雙眼睛。當南懷瑾老師講“中庸”提到慎獨,我特別有體會,家父馬萬祺也常教我“戒之、慎之”,澳門地方小,很容易被人認出誰家女兒,所以要隨時警戒自己處事要謹慎。
我常常思考自己是食物鏈的哪一層?前幾年看過《Sapiens》(人類簡史)這本書,對人類的進化有很深入的分析,其中提到在進化過程用了很多本能。以前打獵才能生存、因此眼、耳、鼻都比現代人靈活敏感,身體反應也比現代人快,而這些本能慢慢在退化。直至認識南懷瑾老師,才知道如何去修復。我有時會想,機械人會否就是黃雀?沒手機、沒電是什麼世界?為了避免誤入食物鏈,最好能抽身而出,不要太依賴一樣東西。
靜下來想想,我們依賴的東西太多了,例如天熱沒空調沒冰箱、貨運暫停食物供應暫斷……變成螳螂也不知。我們應該先從物質抽身,減少被物所控,先清理好私人物品,由外物慢慢至內心,沒有累贅才有自由,先捨後得。
馬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