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林大道
臨近畢業的季節,臉書也不時過於智能地提醒遠離大學歲月多年的人。當年今天在台北的炎夏裡,我披着畢業袍在校園拍下的一張張照片:圖書館裡、文學院的草地上、校園大道的一排椰樹下。
大學校園的主幹道是一條從正門直通圖書館的寬闊大道,兩旁種着上百棵的大王椰子樹,因而被稱為“椰林大道”。新學年初始的社團聯展、每年三月初杜鵑花沿着大道盛開、矗立在大道中段每次二十一響的校鐘、大四畢業前筵開兩百席的“辦桌”——屬於或不屬於自己的青春喧鬧、一些開始與結束、窮盡力氣騎着單車的許多來來回回,都在這條大道上發生。
大學一年級剛開學的周末,與友人騎單車往圖書館的半路,第一次正面迎來台北的大雷雨。當時尚不熟悉校園的小路,也無處可躲,便硬着頭皮在椰林大道筆直地衝向圖書館。走過滂沱的人,似乎再凌亂不堪都是尋常。我們在圖書館洗手間用乾手機輪流處理自己的狼狽,取笑如鏡像般的對方的狼狽,剛剛外面的響雷暴雨成為遠離的過去。
大學四年級,當台灣的同性婚姻仍在進一步退兩步的路上時,在大學的“性別月”,與友人一起拿了學生活動中心派發的絲帶,一人一條寫上“同婚,性別友善”和“支持婚姻平權呦”,綁在單車的後座。這兩條粉紅色與黃色的絲帶,與校園裡許多其他單車或背包繫着的絲帶,在椰林大道隨風飛揚。最後一次與同屆朋友拍畢業照,騎單車載着友人從椰林大道到集合點的路上時,出現了雨後的彩虹。我們看着彩虹,眷戀地再繞了幾圈,繫在單車上的絲帶的字已經褪色,但我們好像可以一直騎下去。好像騎下去的話,彩虹出現與被看見的這個時刻,就能一直停留在這條大道上。
波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