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茨林圍近民居難活化
【本報消息】與大三巴、哪吒廟一街之隔的茨林圍活化問題,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茨林圍街道細、民宅密集,旅遊或商業活化會影響到民居,難以開展。
議員鄭安庭提出口頭質詢,指茨林圍是澳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圍村,有四百多年歷史,極具歷史文化價值。問當局有何具體計劃圍繞村內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文化包裝、旅遊包裝,吸引旅客暢遊圍村,並且引入具有圍村特色的文創店、特色店等商業元素?
歐陽瑜回應時提到,茨林圍內共有一百六十二幅土地,超過八成沒有業權登記,大部分民居已經改建成現代建築,故文化局一直主要從維護其周邊的世遺景觀,以及保護圍內的歷史遺跡與非遺信俗開展工作。
“如果是旅遊或商業上活化會影響民居”,她表示,茨林圍街道細、民宅密集,難做到發展商業及旅遊活動,面向街道有些舖位有條件活化,大家可提供意見。她稱,文化局今年內將就圍內的古井開展進一步考古,要花些時間研究。
鄭安庭提到圍村存在供水供電、基礎設施殘舊的問題。對於官方回覆中提到會尊重茨林圍居民在土地上的居住歷史,維持其基本生活權益,尤其結構安全及水電供應,議員林宇滔、梁鴻細都關注如何落實,林指要先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才談活化,“開完冷氣乜都唔開得,呢個問題唔解決,係基本生活權益咩?”
歐陽瑜未有先讓工務部門回答具體條文規定,指按照邏輯,都知道只有業權人才可以更改水錶電錶,正如她也不能改立法會的水錶電錶,否則“世界大亂”,人道理由則是另一回事,當局會研究在法律上能否做到。
對於澳門中區2的詳細規劃何時開展,工務局城市規劃廳長梁耀鴻表示,會在下一階段審視,屆時才有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