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未遠
那日與水月、欣欣約了晚上碰頭吃飯,欣欣帶來剛印刷出版的《渾不似舊家園》贈我與水月。我跟欣欣說:“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穆欣欣,代父簽個名。”於是,她在扉頁上寫下:“谷雨友雅正,欣欣(替父簽送)”。
新書出版是值得高興之事,但斯人已逝,又不禁讓人唏噓。此時憶起穆老爹的笑容與如洪鐘般爽朗的聲音,還很近,沒有走遠,清晰得很。回過頭去看,老爹在疫情之前不辭而別,沒吃什麼苦,是他自己的幸運。我有時也會跟朋友說,我爸好在沒遇到疫情,否則後面種種不堪設想。別說可能無法如常進出醫院,弄不好再得個新冠,豈不雪上加霜,喪葬之事也斷不會如斯從容。
思念一個人,一個永遠不會再在你面前活生生出現的人,你的親人,摯友,那種心痛可以如此綿長,時而又突然像猛獸撲向你,令人猝不及防。還好,有文字在,讀文字,又像能聽到穆老爹講故事,分外親切。對朋友,對晚輩十分關注、關心,會複印些好文章給我做參考的穆老爹是耿直之人。《渾不似舊家園》裡他寫譚鑫培之死:因為太有名,很多達官貴人都爭邀他去唱堂會。但到一九一七年,他染病停演,拒絕去那個為迎兩廣巡閱陸榮廷而設的堂會,結果因他的孫子與人打官司被押,受到威脅,不得不抱病出演。那日譚鑫培暈倒後台,病愈重,翌年去世。
演出後,譚鑫培曾對人說:“國號民主,為什麼強橫如此,不自由,毋寧死。”
這個故事我第一次讀到,穆老爹為舊伶人鳴不平,心中也是有着一腔熱血的。舊時代,伶人哪怕有名如譚鑫培,也會受此屈辱,發出“不自由,毋寧死”之聲,可悲可嘆。
谷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