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2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東區2詳規草案普獲認同
A區建公屋為主完善民生配套
大多數學童就近步行上學
商圈造價高憂地下街發展
人口近十萬意見各異
近六成意見支持分區空間結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大多數學童就近步行上學



“學校村”通過輕軌線路、地下通道、步行道與東區2各分區緊密鏈接,以滿足適齡學童上下課的需求。

    有意見關注“學校村”交通壓力

    大多數學童就近步行上學

    【本報消息】東區2的教育設施用地主要位於中北區及中區西側一帶,結合毗鄰的康體設施打造成“學校村”,約可提供一萬三千個中小幼(含特殊教育)的非高等教育學額。“學校村”通過輕軌線路、地下通道、步行道與東區2各分區緊密鏈接,以滿足適齡學童上下課的需求。

    報告中,涉及“學校村”主動提交的社會意見共有三百○九條,當中,一百五十八條表示“認同”,一百一十二條表示“中立”,三十九條表示“不認同”。“中立”意見較多關注“學校村”交通壓力,有倡議將“學校村”設於輕軌周邊且配合大型停車場,預留足夠的道路寬度和規劃好路網以配合“學校村”人車流。

    不同路網疏導車流

    報告回應稱,該規劃的教育設施用地在其五百米的服務範圍能基本全覆蓋東區2範圍,保障絕大多數學童能夠就近步行上學,實現均衡佈局。有關交通配套方面,周邊劃有貫穿東西南北的不同路網以疏導車流,並以四通八達的慢行系統以串聯區內不同的街區或地段。同時,在“學校村”的規劃上已預留特定功能地下空間發展區,透過特定功能區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模式,以緩解學校集中帶來的周邊道路通行壓力以分流車輛的集散,而周邊公共房屋配置的公共停車場可供進出“學校村”的車輛作停泊,以多方位考慮交通的壓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