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7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生活場景)日與夜都咁精彩
(散策人間)當牠們成為家人
(二弦)找到了感覺……
(斷章寫義)青少年的身份認同
(聲色點擊)捲土重來
(杏林外史)范純仁與投毒案
(古今亂炖)人過留名
(宇宙園丁)瓜 仔
(筆雯集)墨論無足心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2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古今亂炖)人過留名

亞 瑟

人過留名

    楊引傳是在蘇州一個冷僻的書攤上看到《浮生六記》的“作者手稿”,殘缺後兩卷。也就是說,沈復生前並沒有刊印《浮生六記》。若不是有幸得遇楊引傳這位兼具慧眼、毅力、能力之人,沈復及其《浮生六記》的命運,大概率是:湮滅。

    楊引傳花了三、四年時間尋找關於沈復的線索以及《浮生六記》的殘缺部分,但是一無所獲。儘管如此,他還是把《浮生六記》殘卷給刊佈了出來。

    跟《紅樓夢》類似,《浮生六記》所缺的後兩卷也有人“續寫”。一九三五年八月,上海世界書局出版《美化文學名著叢刊》,其中的《浮生六記》是“足本”。原來,曾先後在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大東書局、文明書局等多家出版機構供職,於一九一五年編輯出版過四卷本《浮生六記》的王文濡(原名承治,字均衡),出資二百大洋請一個叫黃楚香的人代筆,給《浮生六記》添上了後兩記。據考證,黃楚香也不是自己動手創作,而是拼湊前人作品而成的:卷五《中山記曆》係由李鼎元《使琉球記》改頭換面而來,卷六《養生記道》係從張英《聰訓齋語》和曾國藩《求闕齋日記類鈔》抄撮拼湊而成。

    經過後來學者們的不斷努力,關於作者沈復身世的記載文字有所發現。根據彭蘊璨《歷代名畫史匯傳》和同治《蘇州府志》(馮桂芬撰)卷一三六等文獻記載,我們知道沈復如下信息:沈復,名已失傳,字三白,元和人,工花卉,無錫顧翰《拜石山房集》中有《壽吳門沈三白詩》。其實,通過《浮生六記》,我們也能了解到作者的一些情况。儘管如此,如果沒有楊引傳和王文濡等人的慧眼識珠,沈復這個名字將會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不為人知。(三之三)

    亞    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