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到就好食
用工作換取金錢,以應付日常生活開銷,是都市人的常態。只不過,橫算豎算,賺得的,往往不太夠用來支付各種費用,衣食住行、水電燃料,哪有不用錢的?再者,通貨膨脹這頭“怪獸”,跑得飛快,咱們在後面趕得吃力,因為薪酬升幅永遠落後,而物價上漲速度卻例必“進取”。
鄰埠消費者委員會就市面民生貨物價格作了調查,發現在人們恆常光顧的超級市場裡,日用品以及糧油食物價格,近三年有升無減。去年超市貨物整體平均售價按年升百分之二點一,糧油食物升幅最高者分別是牛油、茶包及乳酪,都超過一成。看來在疫情時期,大家窩在家中吃個簡單的紅茶配牛油或乳酪麵包早餐,都要比往常多付一成多的價錢。
百物騰貴,食最煩人,天天要花錢購買食物充飢。當然,貴有貴食,平有平食,但總得要食。罐頭食品本來是較為“親民”兼且方便的食物,但在通貨膨脹以及疫情的影響下,在這三年,罐頭價格上升的幅度,拿了個冠軍。之前已發現:每回購同款罐頭,都覺比上一回昂貴,經這項調查“印證”,原來與三年前比較,罐頭食品的價格增幅是三成。
在下此等小居民,對於罐頭食品,絕不抗拒,皆因貪方便,拉開罐蓋即可食用,真是工作急趕但又飢腸轆轆之時的好幫手。吃罷繼續拼搏,待完工之後,再找其他美食——此為在下討活謀生的策略。
廣府人把開工叫作“搵食”,又說:“辛苦搵嚟自在食”,能吃上合意的罐頭,已然是“自在食”了,並不是要求低,只因在這時勢,還可以搵到食,已算不錯,慶幸並未去到“搵朝唔得晚”的境況。所以,大家努力,工照開、罐頭照食!
彭海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