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香和菜香
澳門中西美食匯聚,無論是菜餚或零食,品種繁多,我口福不淺,盡情享受。可是總感覺有些東西沒有從前好吃,有人對我說:“這是因為你老了味覺失靈。”我味覺遠遠不如從前是事實,但美食失味也實有其事。
月前本欄寫到我家常煮茶葉蛋,人們喜歡茶葉蛋也許是它既有茶葉香味,又有茴香或玫瑰、香菇的香味,但往往忘記雞蛋固有的香味。十幾年前我與文化局同事前往貴州省考察手工藝術,在一個偏僻村落午餐時,桌面上有一碟炒雞蛋,根本沒有引起我的興趣,幾分鐘後戚國林建議我嘗嘗,我就隨便夾了一小塊入口,即刻震驚萬分,一刹那回到幾十年前,這是我年輕時吃過的雞蛋味道,香香的!美術家邵燕樑感歎說:“這是真正的土雞蛋呀!”
現今雞蛋多,卻沒有了蛋味。那次嘗到貴州雞蛋香味,讓我認識到在全面進步的過程中,也許也包含了某些方面的“退化”。從前養殖業落後,雞蛋少,可是味道好。現今科學發達,養殖業先進,雞蛋產量高,好味道卻不見了……那時貴州省相對比較落後,卻有香雞蛋,現今全國脫貧奔小康,貴州省進步神速,香雞蛋還能保全嗎?
回憶年輕時除了茶葉蛋,還有另外兩種加香的雞蛋:藥芹雞蛋和薺菜雞蛋。從前常吃水芹和藥芹。移居澳門後才接觸到西芹,口感比水芹好,可是再沒有見到藥芹。藥芹有一種濃郁的清香味,按照煮茶葉蛋的方法,不用茶葉和其他香料,單用藥芹煮湯汁,雞蛋便有特殊香味。還有一種是野薺菜煮雞蛋,也有很好的香味。
薺菜古已有之,多篇中國古代典籍提及薺菜之香美。薺菜分佈很廣,可並非人人知其香美。幾十年前,我有一位姑婆到四川石棉礦區探親,發現遍地野薺菜沒有人吃,她挑了很多薺菜包餛飩,鄰居品嘗後都知道薺菜味美,從此齊齊吃薺菜……
現今珠海拱北有很多家標榜上海餛飩的飲食店,都有薺菜餛飩供應,我經常光顧,但是沒有我記憶中的薺菜香味。從前除了薺菜肉餛飩,我還喜歡下廚烹調薺菜炒肉絲、薺菜肉絲豆腐羹。我在農村生活時已經知道家種薺菜不香,到田埂阡陌上採挖的才香,至今不明其中道理。現今家鄉農業現代化,小小田埂沒有了,薺菜的香味也沒有了。
期望科學家在發展養殖業、提高雞蛋產量的同時,努力提升雞蛋的天然香味,還要設法用科學手段恢復薺菜的香味。
(期望天然香味回歸 · 下)
殷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