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齒黃金矯正期
臨床上經常遇到焦急的家長詢問:感覺小朋友牙齒很亂,是否馬上就要開始矯正?當獲悉最好等換完牙再矯正時,又會說聽聞從乳牙開始矯正,以後牙齒才會整齊又漂亮。其實,所謂的“矯正黃金時期”,一般是指利用兒童的生長發育期(正在換牙期間)來做上下頜骨的調整,以最
少的時間達到最好的矯正治療效果。
牙齒生長發育的時間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一至六歲,兒童的乳牙齒列期。
六至八個月——中門齒。這時生長的是中門齒,通常是下排牙齒會先長出來,生長的速度從半個月到半年都有。
八至十二個月——側門齒。此時會在門牙旁邊長出側門齒,通常是上排牙齒會先長,有的人八個月的時候就把上下排的中門齒、側門齒長完,但也有人到了 一 歲才只長出一顆門牙。
十六至十九個月——第一臼齒。臼齒會比門牙長得慢一點,大約在十六個月會長出第一顆大臼齒,但上、下、左、右的位置不一定,之後會慢慢補齊其他四顆。
十六至二十二個月——犬齒。犬齒會接着臼齒之後生長,一般來說會是上排犬齒先長出來。
二十五至三十三個月——第二臼齒。最後的大臼齒會在差不多三十個月左右長出來,也是上、下、左、右位置不一定,慢慢長齊。
二、第二階段:六至十二歲,混合齒列期(因為開始有恆牙長出,乳牙會逐漸脫落,口腔內同時有乳牙及恆牙並存,故稱為混合齒列)。乳牙的換牙順序其實每個人都會不同,但大部分會從下顎門牙開始,然後是上顎門牙接着依序從內側門牙、犬齒、第一小臼齒、第二小臼齒開始換牙,依照着“左右對稱,先下後上”的原則。
三、第三階段:十二歲以後,恆牙齒列期。因乳牙是恆牙最自然的空間維持器,所以乳牙一定要保養好,建議要定期檢查(約四個月至六個月檢查一次)。
在第二階段混合齒列(六至十二歲)時,當前面的門牙開始長出來,就慢慢的可以看出牙齒的發展趨勢,70%至80%的小朋友在這個時候(約六至八歲)就可以決定是否需要矯正治療。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在這個階段就馬上進行牙齒矯正治療,只有少數約10%的小朋友需要早期矯正。
基本上齒顎矯正的治療黃金時間是六至十二歲,約在小學四至六年級,這個階段牙齒的發育已接近完成,但又還不是全部換完,這個時候有一些生長過程可以被醫療技術利用,換牙之剩餘空間並在短時間內同時將所有的牙齒一起排列整齊,建立一個健康穩定的咬合關係;因為這個階段孩童顎骨發育尚未成熟,骨質較鬆軟,牙齒移動的速度是最快的,所以是齒顎矯正治療的黃金時期。
那麼到底甚麼是MRC?MRC其實是Myofunction Research Center的縮寫,中心在澳洲,他們將研究成果研發成一個裝置,可以有效地改善不好的口腔習慣及錯誤的肌肉使用方式。當然目前很多地區也會有類似的研究機構,簡單來說就是口腔肌肉功能性矯正。MRC矯正功能牙套是一個簡易型牙托,為矽膠材質,佩戴舒適,只需要在睡眠時戴着睡覺,加上日常作息時再戴個一至二小時。在日間清醒期佩戴MRC矯正器需閉口不說話,建議可以於做功課、看電視時進行,感覺時間很快過,不會造成日常生活上太大的改變。保養的話只要以清水清洗,或稍微用牙刷清潔即可。如能堅持每天佩戴MRC矯正器十個小時以上,搭配訓練,三、四個月後一定能看到改善。
Myofunction Therapy功能性治療或是肌功能治療,並不單只是裝置本身,而是從肌肉功能及協調性的角度出發,希望透過裝置搭配肌肉運動訓練,來重新引導患者建立正確的肌肉功能系統。除了一些特別疾病的兒童可能會有一些口腔功能不協調的問題之外,一般的孩子身上也經常會看到不好的口腔習慣,例如張口呼吸,反向吞嚥,錯誤的口腔肌肉運動方式常常會影響到牙齒的排列,可能會造成牙弓狹窄、牙齒排列不整齊、細下巴等問題,越早改善越好。傳統的觀念認為牙齒矯正等到牙齒都換完了再開始就好,但如果在長期有錯誤口腔習慣的情況下,只做牙齒的矯正與排列是不夠的。在換牙初期便應做兒童期的矯正,早期的介入,可以讓新長出來的牙齒,在一個相對正常的口腔環境下生長。
陳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