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5版:特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第廿八屆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特刊②
愛在靈魂中永駐
識茶尋質 意語無窮
閒觀人間煙火 品讀澳門之味
評審感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22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評審感言

    評審感言

    高中組

    廖子馨

    不論澳門是否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澳門美食也早就得到世界各地的遊客讚不絕口,年前央視拍攝的幾輯《澳門之味》更把澳門味道捧上天,讓澳門人喜不自勝。今年徵文比賽的主題:“澳門之味”,則肯定不只是要你談論食物和味道。章程裡也說得很清楚,要求“從食物中品嘗出人生的甜酸苦辣”。但是很多同學卻只顧讚譽自家飲食,對美食滔滔不絕;另一種極端,則是提了一道食物後便通篇感慨人生或回憶童年,忽略了與澳門之味的關聯。我們看關於飲食的紀錄片,也知道有深度的影片,肯定會將食物和文化結合來講述。所以,在閱讀同學們的參賽作品時,我總不覺的想,如果同學們能夠把對食物味道的動人刻劃與因此而發的人生領悟或文化想像結合,那該多麼精彩!

    李宇樑

    用一條繩子把一頭寵物拴住,你說那頭寵物能走多遠?特定主題的寫作比賽,主題就是那條繩子。一旦囿於題目,文章就走得不遠了。把主題詮釋得宜,也就是延伸了繩子的長度。今屆比賽主題是“澳門之味”,許多同學把題目單純詮釋為美食之味,於是就把文章寫成旅遊美食指南。有些參賽作品則集中描寫個人的口味愛好及食物如何美味。文筆雖好,卻未有將美食深化,予以更普世的意義。有些作品每一段都寫得很好,但沒注意文章結構,段落之間轉折不連氣、不對調,讓人讀來覺得亂七八糟。今屆的冠軍作品從《文化苦旅》引介到澳門之味,文筆暢順,有故事,有感、有悟。亞軍作品的文字洗練,從另一個角度賦予葡撻於美食之外的另一重意義。季軍作品頗有文氣,行文優雅脫俗,把尋常之食娓娓道來,自有一番風雅。所有優勝作品都有一個共通點,擅於借題發揮,都能讓評審、讀者從中嚼出作者心目中那澳門獨特之味,借美食之味分別詮釋為人情之味、回憶之味、城市之味……人生百般味。

    水    月

    本屆比賽主題是“澳門之味”。儘管參賽者都是高中生,然而在成長路途中,因個人經歷的差異,對同一事物所感也就不盡相同。而文學審美觀也有主觀和客觀兩種視角,作為評審的一員,在二百七十六篇作品中選出三甲、七優,便得通過這兩種視角為之。這就避免不了要把自己的“主、客觀”放到天秤上。無論對評審或參賽者而言,遵循比賽規章是大原則,而規章也是客觀視角的其中一個焦點。因而讀到一些同學的作品,若是出色之作,卻偏離主題的,評審只能無奈棄之。多篇作品在是次總評會議上讓我們不忍割捨,經過熱烈討論,才得出本屆賽果。我選中的作品也有幾篇獲獎,其中〈“涼”藥苦口〉情理脈絡清晰感人,一抹哀思躍然紙上,又能從悲傷中醒悟過來,積極面對人生。涼茶作為本文的意象貫穿全文,令人讀來頗受觸動。不少作品以葡撻為主要描寫素材,都談及蛋撻裡的雞蛋餡如何美味,而〈食 · 悟〉這篇將雞蛋作為多款菜式的主角、配角深入探討,結合書中內容展開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與感悟,更勝一籌。

    初中組

    陸奧雷

    今屆初中組的作品普遍都寫得有條理,內容也很豐富,同學交來的讀後感,不計那些一眼就看出是應付作業的閱讀報告,其他作品普遍都是誠意滿滿,看得出他們透過“澳門”和“美食”,寫出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的心得並分享經歷。在評分上面,我們比較注重的是選書的獨特性以及讀後感書寫的規範,創意反倒是其次,這是希望鼓勵同學在初中時期打好寫作基礎。一篇好的讀後感,最起碼能讓人掌握你讀了哪本書、作者是誰、書是講甚麼的,三者缺一不可。有很多同學都寫了好多因徵文比賽主題而生的感想,但文章看到最後,卻始終看不到和書本有太多關聯。讀後感徵文不是單純的散文寫作比賽,同學只要以這個標準重讀作品,大概就能知道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了。

    譚健鍬

    寫讀後感文章具一定的難度,參賽者除必須結合書本內容進行闡述外,還要恰如其分地添加個人閱歷、帶入真情實感,更要融入具有澳門特色的話題和素材。而美食主題看似容易,實際上想寫得有深度有溫度,不費一番工夫和心思,斷不能行。在評審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發現,不少同學都在上述方面做得很出色,他們有的選取具澳門特色的美食、有的還別闢蹊徑地把跟中華文化密切相關的飲食作為話題切入點。有機地聯合書籍精華,糅合了自己和學校、家庭的生活點滴,抒發感情,尋找人生真諦,不少作品讀起來令人蕩氣迴腸、拍案叫絕,甚至淚眼漣漣。當然,也有部分作品結構呆板,流於套路化格式,或與讀後感過分疏離,只專注於描寫個人經歷,望日後能予以糾正。

    林    格

    本屆讀後感徵文比賽以“澳門之味”為題,各參賽者憑着自身的“味蕾”。從傳統菜餚到街頭小吃,跨越各個時代,在書海中嘗出人生百味。當中不乏情理兼備,文筆優秀的作品;有些文章角度新奇,以食物書寫生命,意象豐富,且充滿哲學思考,讓人印象深刻,可是通篇的感悟與所閱讀的書籍無法產生連結,稍有離題之憾。而在選題上,部分作品對於“味”的解讀尚有進步空間,所提出的觀點仍有待延伸,若是加以咀嚼,對所閱讀的內容展開充分思考,就算讀的是同一本書籍,不同的人也能品出不同的“味”,或與書中提及的人物共情,或與自身經歷作為對照;或分析,或回憶,或批判,或感觸,最終那些你在閱讀過後所寫下的感悟,寫的正是閱讀過後的你,因此讀後感不應只有書,也不能只有你。讀到一本好書,就像嘗到一種美味,書寫讀後感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分甘同味,在品味書中文字的同時,也在品味讀字的人。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