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懷人)悼念程祥徽教授
浣溪沙 · 柳
敬悼程祥徽教授
(散策人間)蛋撻與葡撻
(二弦)談都市流行歌曲
(斷章寫義)飛翔的陣痛
(聲色點擊)資源掠奪戰
(杏林外史)范純仁與投毒案
(古今亂炖)人過留名
(一路向南)出外吃飯
(筆雯集)擺事實陳利弊說非攻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2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飛翔的陣痛

鏏 而

飛翔的陣痛

    建立多元的價值觀,一方面社會確實有其需要;另一方面,可避免個人訂立單一狹隘的人生目標。狹隘的人生目標可能帶來不必要的競爭與挫敗,並不當放大了該挫敗的意義,而覺得人生失去意義,出現情緒行為或健康的問題。

    【摘自:〈壓力大嗎⁈談青少年的壓力調適〉,作者:蘇淑貞,臨床心理中心,二○二三年四月】

    “人活着就是要努力讀書,然後找工作,組織家庭……這樣的公式化人生,有意思嗎?”我和兒子談起青少年輕生問題,他這樣回答,大概意思是:“讀書很辛苦,生無可戀!”人生有什麼值得留戀?親人、朋友、興趣、工作……難道輕生的少年就沒有嗎?也許不!只是他們總是被世界灌輸“你不夠”,孩子被迫在學習的洪流內掙扎求存,已經沒有空間欣賞自己所擁有的幸福。

    這一代的孩子在物質上應有盡有,但其實他們內心是無力的,因為缺乏自我實現的能力和滿足感——教育要求多了,成功標準高了,社會競爭則越來越大。內捲令人疲累,躺平則更是可鄙,最後只能選擇孤注一擲。要挽救青少年,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尋回平凡簡單的快樂,不一定要飛黃騰達,不一定要學富五車,抬頭看看星空,低頭數數貝殼,再吸一口自由的空氣,就可以感受活着的美好。就像當初孩子呱呱落地,父母感恩其四肢健全那樣。

    “如果選擇輕生的是媽媽,你會怎樣想?”我問他。“要尊重呀!雖然思念和傷心無可避免。”面對死亡話題,孩子的想法竟然比我坦然。如果死亡也可以接受,還有什麼不能接受呢?但能說出“要尊重呀!”,着實不易。父母不能代替孩子飛翔,但至少我們知道當中的痛和累,即使面對不理想的結果,也要回一句:“要尊重呀!”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