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大灣區產業供應鏈外向型升級
佛山國際陸港開港運營
【本報記者廣州電】廣州海關公佈,佛山國際陸港日前舉行開港儀式,正式投入使用並進入運營投產階段。首批三十家入駐企業舉行入駐簽約儀式,四家首批入駐園區單位舉行落戶運營揭幕儀式。該項目對推動佛山融入廣東省物流發展戰略和推動大灣區產業供應鏈外向型升級等具有重要作用。
提前十五月開港
佛山國際陸港座落於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佛北戰新產業園核心區,緊鄰官窯鐵路貨站,是今年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也是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官窯物流樞紐區的重要標誌項目。項目佔地面積一百九十八畝,建築面積二十六萬平方米,倉儲面積超十四萬平方米,總投資十五億元人民幣。從二○二一年六月廿八日“拿地開工”,到現在完工開港,佛山國際陸港項目開港比預定工期提早了整整十五個月。
該項目鐵路連接深圳鹽田港、廣州南沙港和珠海高欄港,公路連接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香港機場,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是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家具有跨區域綜合物流服務、國際供應鏈服務、貨物出入境口岸通關綜合服務、園區商貿和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等業態於一體的陸港模式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平台。
建國家物流樞紐
出席開港儀式的佛山海關關長黃浦表示,海關作為國家出入境監督管理機關,清晰認知佛山國際陸港的開通對於佛山的重要戰略意義。佛山海關提前謀劃,會同市區兩級政府和商務部門深度合作,共同推進項目的規劃和建設。
未來海關將一如既往強化監督、優化服務,進一步依托智慧海關建設理念,提升口岸終端智能化水平,提升線上貨物通關便利性。
據介紹,佛山國際陸港開港後,預期每年將服務超過二千家製造業企業,每年預計將為佛山貢獻進出口總額達到一百億美元,平台年進出口跨境物流小包超三千萬件,平台預期年納稅總額超人民幣六千萬元人民幣。
同時,佛山國際陸港聚焦現代物流發展重點方向,重點聚焦國家物流樞紐平台發展潛力,以物流樞紐為基礎設施,拓展多元化的供應鏈綜合服務,發揮集聚優勢,從而實現地區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