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9版:教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淺談教育者的機智
他們的“非常”父母
從民樂隊的建設 論如何推動中華文化教育
多元戶外教育之教與學效益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27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多元戶外教育之教與學效益

知 岳

    多元戶外教育之教與學效益

    戶外教育之特質

    戶外教育的意涵因應時代、國家或地區、社會文化與學者們個人觀點與關注的議題而各有差異,並受當時社會環境、教育政策或主題而各有定論。依據眾學者對戶外教育的意涵及描述,歸納出戶外教育擁有以下共同特質,包括:一、借助戶外場域與資源進行教學課程或活動;二、藉着感官之運用產出自身直接經驗;三、鼓勵學生主動探究,並透過學習轉移創造獨特的學習模式;四、統整結合各學科跨領域學習;五、創建與社區聯動的學習經驗;六、促進學生自身與環境密切關係的認知。

    戶外教育之多元效益

    戶外教育基於體驗式的學習模式,讓學生透過積極參與及體驗,創造新的結論與概念並獲得豐富的體驗感悟。經過反思與沉澱,把課堂學習的各種訊息,轉化到日常的生活上,以幫助促進個人、心、身、靈的正向成長。戶外教育實施在戶外場景,其效益皆涵蓋了學業、個人、社會及心理面向,顯示戶外教育能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習動機,學生的學習成果亦獲得提升。作者與國外學者在探討學校與課程為本的戶外教育課程效益之研究當中,發現戶外教育之效益具多元性,分述如下:

    一、學習層面之效益

    有關戶外教育有助提升學生的學業表現,以及將知識轉化運用於真實生活情境之技能,還有戶外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明顯的作用力,而學習動機又是提升學業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基於戶外教育之特質,還可以融入學科,延展學習深廣度。舉一個例子,若有地理老師在地理課時以海岸生態及岩石認識為單元主題,並以澳門海岸線為上課地點,這一來增加學生的探索與冒險的精神及環境意識,該老師與一名戶外指導員合作,以合理的難易度來制定冒險的程度,讓課程在挑戰、舒適與風險管控中取得平衡,這樣以體驗學習的戶外教學,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生態與岩石的意願更能濃厚,相對地更能促進學習。

    二、生活效能層面之效益

    戶外教育之學習取向以最直接、簡單的學習方式,透過視、聽、嗅、觸、味五種感官來體驗與觀察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生活效能”,而“生活效能”是指個人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種情境中,能否勝任的能力,當中包括:時間管理、情緒控制、成就動機、社交領導、自信心與主動積極。因此,透過戶外教育讓學生認知、探索與自我定位。除此之外,大自然有效舒緩兒童的生活抑壓,有研究同時發現ADHD的孩子活動在草綠的戶外場域時,注意力能顯著提升,甚至多達百分之十的兒童不再需要依靠藥物治療。

    三、學習轉移層面之效益

    作者常自問教育最終目標是甚麼?國外學者認為轉移對於教育過程而言,幾乎沒有哪些主題比學習轉移更重要。所有的教育和培訓計劃,都建立在人類有能力將他們從一種情況轉移到另一種情況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希望幫助學生在未來作出自己的選擇。也希望學生能夠“為自己學習”並做出明智的決定。作者在從事教育工作接近二十八年的經驗證明在課堂上準備各種課程、教材和所運用的教學方法,通常旨在幫助學生建立對所學習內容的理解,從而讓學生能在課堂內外的其他情況下解決其所遇到的問題。

    綜合上述,戶外教育重視人與自然環境與資源的關係建立與互動,戶外教育比其他教育領域更能善用戶外環境資源,從中有效地促進心理、生理、社會與教育層面的多元效益,這確是戶外教育最特殊及獨特之處。有關澳門學校實施戶外教育策略將在下一篇分享。

    (澳門學校實施戶外教育倡議 · 二)

    知    岳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