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非常”父母
內地曾經製作過一個名為《非常父母》的教育電視節目,希望透過分享父子、母子的親情故事,為觀眾帶來啟迪的作用。本期的“非常”父母,是緣於筆者在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兩則片段,皆流露出父母對孩子的愛護,但同時也促使筆者反思,這對孩子是愛抑或是害呢?
第一個生活片段是最近因為要到幼稚園指導實習,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景象,就是上下課的時間,幼稚園門口的交通會比以前更擁堵,因為除了平常在馬路上的汽車以外,不少家長或接送孩子的家傭都會採用一款較為簡便的幼兒車來接送孩子。先不評論這個方法是好或是不好,但是在行人路上最常見的就是“人車爭路”的情況了。大家或許會發現,一般幼稚園的主要學習時間都會安排在第一節課,所以筆者也就一大清早去幼稚園了。原來早已預留了充裕時間步行到幼稚園,但沒想到中途卻發生了“意外”,雖然最終沒有遲到,但還真是上了一課!那天,在筆者前面的家長們都推着手推車,其中一個幼兒哭着要下車。家長沒有將車推到一旁,而是站在原地溫柔地跟孩子說道理。最終家長沒有勸告成功,只能讓孩子下了車。原來是孩子要自己推車上學……其實,筆者也挺欣賞那位母親的耐性的,但是她這麼一教孩子,其實不也“訓練”着其他不相干的人的耐性嗎?這一點不就是筆者過去多次談過的“公”和“私”的概念嗎?教孩子是必須的,但也需要因時制宜和注意安全。如果後面有路人趕時間,衝着、走着過去,會很容易發生意外呢!
另外一個生活片段是,自從雀仔園街市進行重建工程,筆者要到另外的街市去買菜,雖然有點不方便,但也讓筆者有機會順道去街市附近的茶餐廳“試食”,算是苦中一點樂吧。買菜前後要麼是早餐時間,要麼是午飯時間,這兩個時間段的茶餐廳都人多,“搭枱”是經常會發生的。那天,有父子倆搭枱。老人看來接近七十歲,年輕人二十多歲,從面容來看,應該是父子關係。從進餐廳的那一刻起,年輕人的眼睛沒有離開過手機。很明顯,二人是餐室的常客,伙計也知道要下甚麼單。父親大聲地重複:“先來檸樂,和××麵……”伙計先送上可樂,後送上連檸檬的冰杯。父親馬上搗爛冰杯內的檸檬,然後慢慢地注入可樂。弄完之後,放在兒子的面前。兒子繼續看着手機,沒說半句話,也沒有甚麼動作。之後伙計送上麵,父親用紙巾將筷子抹乾淨,放在碗上,移到兒子的面前,然後讓伙計拿一碟咖喱。當所有都弄好了,兒子才放下手機吃麵。其間,二人沒有任何交談。筆者一邊看着,一邊心裡有點難過。一個老者仍要這麼細微地照顧一個年輕人(當然可能老者是很享受的),但這不是剝奪了年輕人培養照顧自己的能力和機會嗎?
上面兩個例子可能是極端和矛盾的,應該不是普遍情況,但卻具啟發性。我們很多時候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捱不了苦。唉!先不說要捱苦了,很可能連照顧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呢!或許,可以多給年輕人去參與自身生活的一些決定,而不是停留在嬰兒階段的全天候照顧。而對於年幼的孩子,或許可以有多點的照顧,而不是急不及待地讓他們去做決定吧!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