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革命使海灣國家緊張
教士霍梅尼將國家變成一個什葉派神權共和國,伊朗成了一個宗教和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的國家,令周邊的遜尼派石油王國極為恐懼,擔心它向外輸出革命,危害中東一眾絕對王權國家的政權。近年,沙特和伊朗關係漸次演變成一場冷戰,各自支持他們在西亞區內的代理人。兩國斷交的爆發點在二○一六年初,沙特處決了國內一位備受尊崇的什葉派神職人員之後,沙特駐德黑蘭大使館被抗議者佔領,兩國關係正式破裂。
《印度教徒報》說,如今在中國斡旋下雙方同意修補關係,重新出發,如和平能夠持久的話,對西亞地區的安全穩定與地緣政治,都有深遠含義和影響。
(在此解釋一下處決什葉派教士的來龍去脈。沙特是一個遜尼派國家,原住人口約二千三百萬,當中有一成至一成半是什葉派穆斯林,主要聚居於東部省。沙特的什葉少數派在國內飽受歧視與打壓,實際上是二等公民。東部省是沙特石油工業重鎮所在地區,什葉派是當地本土勞力的主力,比遜尼派公民勤奮得多。二○一六年一月二日,經常批評及帶頭抗議沙特政府不公待遇的什葉派教士尼姆爾,和另外四十六個被指犯了恐怖罪的人一起被斬首。其罪名也是犯了恐怖罪——這當然是羅織罪名。事件引發全球多個大城市的沙特阿拉伯大使館/領事館被群眾包圍抗議。)
究竟和解協議有些甚麼條款?原來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早於二○二一年便開始直接對話,舉行了多回談判。
最初談判地點在伊拉克,然後在阿曼,都沒有任何突破。然而,雙方日益明白,外交途徑應該保持暢通。大概這就是當時他們唯一的共識。
(西亞地緣政治大變之沙特與伊朗和解 · 二)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