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新馬路任我行”宣佈“添食”,朋友慫恿我去湊熱鬧,我以“行路難”三字回絕。雖然歲次肖兔,但我行的依然是龜步,蓋年紀大,機器壞之故也。“行路難”早已成為一個詞語,更入於詩章。“行路難”三個字的原意是比喻處世不易。杜甫《宿府》詩:“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李白《太行路》也說:“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行路難》早已成為《樂府》雜曲歌辭名。
柳宗元也有《行路難》三首。其一云:“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崑崙,披霄決漢出沆漭,瞥裂左右遺星辰。須臾力盡道渴死,狐鼠蜂蟻爭噬呑。北方竫人長九寸,開口抵掌更笑喧。啾啾飲食滴與粒,生死亦足終天年。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兒女相悲憐。”
柳詩所說是“夸父逐日”的故事。見諸《列子 · 湯問篇》:“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
故事是說: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上太陽的影子,一直趕到太陽沒落處的隅谷旁邊。他渴極了,想得到水喝,就跑去飲黃河、渭河的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喝,他又向北奔去,想喝大湖裏的水。還沒有到達,在半路上就渴死了。他丢棄了的手杖,為屍體的脂膏和肌肉所浸潤,生長成一片茂密的樹林,名曰鄧林。鄧林蔭蔽廣闊,方圓達幾千里。據古代神話傳說,鄧林即桃林。
《湯問》有很多個寓言故事,譬如〈愚公移山〉,原意在於打破世人急功近利的短視眼光,事雖艱難,然父死有子,子死有孫,子又生子,孫又生孫,忘懷以造事,無心而為功,這是實幹。相反,〈夸父逐日〉則是“恃能求勝”,徒有勇力而缺乏理智。這是愚公與夸父最大的分別。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