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總倡公開殘危樓資料應變處理
【本報消息】近日暴雨連場,福隆新街和聖祿杞街分別發生墮瓦片和塌屋頂等意外,所幸無擊中途人。街總副理事長兼社事委主任張淑玲建議當局及早公開本澳殘危樓宇資料庫,建立分級應變機制,同時加強居民對樓宇安全的意識,鼓勵並推動業主承擔應有驗樓維修責任,避免高空墜物引起傷亡的憾事發生。
張淑玲指出,本澳老舊樓宇數量龐大,大多缺乏維修保養,不時發生高空墜物情況,對途人生命造成威脅。過往,舊區曾接連發生屋頂坍塌和石屎剝落等事故,足證舊樓問題已成城市安全隱患。據不完全統計,本澳現有三十年樓齡建築逾四千幢,分佈各區,在社會對自身居住樓宇的殘危程度不夠清晰、也不夠重視的情況下,類似的塌陷墮物事件或將重覆發生。
當局過往已建立本澳的殘危樓宇資料庫,惟有關資料僅作內部使用,未對外公開,難讓公眾清楚本澳整體樓宇狀況。故建議當局及早公開相關資料庫,讓公眾清楚自身樓宇安全狀況,繼而進行相關後續處理,如短期的臨時加固,或長期的維修、重建等。其次建立殘危樓宇的分級應變處理機制,針對不同等級的殘危樓宇制定相應指引,加強對舊樓的巡查,特別是風雨季節,確保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宣講保養維修知識
她希望加強向居民宣講關於樓宇保養和申請維修資助的知識,提供合資格的驗樓專業人員名單,多方面推動居民重視本澳樓宇安全問題,鼓勵更多大廈業主承擔及履行應有的驗樓、樓宇維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