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仁慈堂物業 計劃逾十年得個等字
塌頂舊屋擬建中西文化館
【本報消息】就昨日塌屋頂的聖祿杞街兩層高建築物,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證實是該堂物業。早於二○一一年,該堂已向澳門基金會申請資助,冀把該兩層高建築物與相鄰聖味基街二十號的建築物,一併打造成為“中西文化館”,展現澳門土生葡人的生活和歷史文化,讓參觀者進一步了解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並讓望德堂區舊貌換新顏,打造成該區新的文化地標。
投放不少資源修繕
飛安達直言,上述計劃提出多時,惜一直未獲政府落實並推動。如今遭受天雨影響,令屋頂倒塌,甚為可惜。同區現存多幢建築物,約建於一九○三年,而該兩幢建築物佔地共四百平方米,中間有一條兩米闊的水巷相隔。十多年前,內外觀保持尚好,保留不少原有的木雕窗框、梯間和天花裝飾及地磚等。但內部需要大量修葺,連同加設內部展覽等設施,當時已經投放不少資源修繕。
原計劃打造的“中西文化館”,將按家居安排分設不同展廳,包括大廳、休息室、閱讀室、飯廳、書房、會客廳等,每個展廳放置不同展品,展廳配有中、英、葡等多語解說,參觀者可按需要在展廳內選擇不同的解說語言。解說時會有射燈照射相應展品,展廳內還設有熒幕播放短片,介紹不同的歷史內容。
打造旅遊文創平台
該堂成立四百多年來,一直以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為主,並致力開展文化推廣工作,早年自資設立了仁慈堂博物館,向居民及旅客介紹仁慈堂的歷史和文化。希望在望德堂區打造這座“中西文化館”,並設咖啡座,同時出售富仁慈堂和澳門特色、本土文創風格的紀念品,強化澳門世旅休閒中心地位,豐富社區旅遊元素,重要是為本地文創業者提供銷售平台,促進多元產業發展。
飛安達關注到,望德堂區及西灣區等現存多幢特色建築,均被當局列為具建築藝術價值樓宇,但彼此命運相同。尤以現時望德堂區特色建築為例,碩果僅存,能全面保留昔日的社區生活風貌。多年來,當局只重視建築物外部,不定期進行修繕,但未有善用建築物內部空間,亦不允許業權人改建或修葺,久而久之成爲危樓。希望跨部門打破困局,加強善用這些特色建築,為促進社區旅遊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