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6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 談)文學中的現實
七絕 · 鳳城行
(生活場景)此時此刻春暖花開
(二弦)吃了虧,怎麼看待?
(斷章寫義)家長教育智慧的開端
(聲色點擊)那年我們步行去北嶺野餐
(古今亂炖)多子之福
(杏林外史)李鴻章與牛肉汁
(筆雯集)閑話時裝設計
(課餘拾筆)身體——靈魂的居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3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5月2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家長教育智慧的開端

鏏 而

家長教育智慧的開端

    教育感知力的技能存在於智慧和機智之中。而智慧和機智是我們通過教學的實踐——不僅僅是教學本身所獲得的。通過過去的經驗,結合對這些經驗的反思,我們得以體現機智……我們通過充滿智慧的反思對過去的經驗所賦予的意義,就留下了活生生的記憶……這種記憶更是一種包含在身體內而體現在身體外的知識。

    【摘自:《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馬克斯  · 范梅南著,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二○○一年六月】

    學能解惑?不一定。好像為人父母的學習,有時候是越學越焦慮,因為坊間的可以接觸的育兒資訊太多了,總覺得自己會記不住,記住了又怕處處觸礁。儘管就書中的金科玉律重複演練、照單全收,卻還是沒法教好孩子,背地裏甚至還被嘲諷“唔識教仔”,而這種育兒焦慮又化成向孩子或自己施加的生活壓力。其實,盡信書不如無書,育人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不同資質、品性、際遇等都會影響教育的成效。父母不是不讀書,而是要學習有法:加拿大教育家馬克斯 · 范梅南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便給教育者一套學習的心法。

    書中談及的教育智慧學主要是教育感知能力的培養,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智慧和機智,也就是隨機應變。我們需通過經驗的反思才能形成智慧,有別於生搬硬套的知識學習與技能操練。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提醒我們思與學結合的重要性。完全不讀書是不行的,但深信不疑也不見得高明,我們需要透過“學習——運用——反思——總結——改良”不斷循環的過程調整策略。放下成敗的執迷,嘗試在可以着力的位置開始努力,承認我們的不完美——以愛包容彼此的缺失,乃是家長教育智慧的開端。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