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沉醉不知歸路
俄烏戰爭,轉瞬間已經三年多,戰事依然膠着。今年一月二十日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這場歷時無盡的戰爭出現了和平的曙光。特朗普在去年十一月五日的總統大選中獲勝,其實已經馬不停蹄地開始工作,其中就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要達成俄烏戰爭停戰的協定。更具策略性的是,他促使歐盟國家實質性地提高國防預算到國民生産總值的百分之三,並暗示美國有可能退出北約的可能性。前幾天歐盟委員會首次提出了增加歐盟國防預算的細節,也就是說,歐盟終於準備接受美國將會從歐洲的國防逐漸淡出的新變局。
回顧自二十一世紀以來二十多年世界地緣政治經濟的演變,歐盟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沉淪,而且還在沉淪的過程中無法自拔。四年前英國脫歐,歐盟的經濟總量受到了嚴重的損失,而作爲歐盟兩個主要經濟支柱的德國和法國,目前正陷入經濟蕭條的困境。作爲歐盟領頭羊的德國,在默克爾執政的十六年間,能源領域越發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比例竟然超過了百分之五十。而在出口方面,傳統的汽車和石化工業生産嚴重地依靠中國的市場,以至於讓歐盟失去了談判的籌碼。其實德國的工業巨擘如西門子和巴斯夫都是十九世紀下半葉第二次工業革命建立的公司,但在二十世紀以至這千禧年以來,領導新産業的IT信息以及最近進行中的人工智能革命,似乎和在十九世紀曾經領軍工業科學創新的德國沒有絲毫關係。法國也曾經有輝煌的科技和數學成就,現在依然苦苦堅持着尖端的航空航天技術,還有自成一格的武器裝備設計。但歐盟成立以來,由於北約的存在,歐盟成員國幾乎完全忽略了國防的建設。德法兩國的國防預算只有GDP的百分之二,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家更少,只有百分之一。即便是現在馬上急起直追加緊投資,歐盟也要到五年後才能建立起足够的防衛能力。國防暫時還得依靠北約。
更不可思議的是俄羅斯。這個地大物博、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國家,在這二十多年間的GDP,竟然比不上意大利。更不要說俄烏戰爭中,俄羅斯每年要花費它GDP的百分之十。可想而知,戰爭對俄羅斯人的生計會有多大的影響。上世紀二戰後,當時的蘇聯接收了大批的德國科學家,曾經有一段時間俄羅斯的科技和美國一樣進步,美國一流大學還選用當時俄國的理論物理學教科書。想不到的是,在俄烏戰爭中,俄羅斯的軍事科技卻顯得陳舊不堪,更別說當今時尚的人工智能了。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今天的歐盟和俄羅斯,似乎是遠遠地給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堅拋在了後頭。英國脫離了歐盟,在經濟領域如此重要的金融方面,歐盟也遠遠落後難以追上。經過了三年俄烏戰爭,普京有幸碰到特朗普,在討價還價後,兩個人各取所需,遲早會皆大歡喜。因爲特朗普只想把普京丟給歐盟處理,自己早點脫身出來,西太平洋才是美利堅的核心目標。如果真的如此,這給自文藝復興以來六百年的歐洲,從沉醉不知歸路中復甦的機會。屆時地緣政治三足鼎立的格局將備矣。
陳增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