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5版:閱讀時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書單外的深林
知行合一 構築澳門“文化綠洲”
漫步澳門建築之旅
勿淪為被算法操控的傀儡
《誰在門口放了一顆蛋?》
《媽媽是我的》
《都是閃電燈害的啦!》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3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書單外的深林



《謎樣的森林——與你沉迷文學導賞36則》 作 者:李敬恆 出 版 社:界限書店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書單外的深林

    如果有留意香港的文學圈,或是哲學圈,應該認識李敬恆這號人物,若仍半知半解,那Roger大師兄此名應有聽過。由界限書店自家出版的《謎樣的森林——與你沉迷文學導賞36則》早前在澳門書店已可購買,書裡講述了李敬恆對於不同作品的一些看法,作品類型包括古詩、新詩、散文、小說,甚至是歌詞也有包含在當中。

    有一說一,此書的推薦序及自序相當好看,本人尤喜歡楊彩杰老師的推薦序,當中其寫道:“大師兄(李敬恆)不僅是用戲劇/電影的角度去看詩歌,即把詩歌視為沒有一個無效動作,沒有抽象陳述,文字的意義受整個文字肌理所拉扯的一個整體。”確實,李敬恆用自己的風格為各文學梳理出自己的肌理紋路,其解讀有屬於他的溫度。《謎》書中,他以四個主題來劃分了其想推薦的文學作品,包括糾結微妙的關係、愛的愁苦與難得、看盡末世風景和回頭細味人生。有興趣細讀的人,也可以思索一下,作者為何如此分類,也是挺有趣的。

    在自序方面,他的敘事方式、行文風格,又或是字句間的邏輯與YouTube上的十分相似,有幾句描述他對於文學的感受,亦寫得十分詩意。如他寫:“我常覺得文學就好像一片無邊的森林,內裡長滿各種千奇百怪的生物,各有自己的特性,有待發現。”他說這書是從其視覺拍攝出來的文學眾生相,有趣、輕鬆,但卻帶着文學性,就是這書的主基調。從中亦窺視出李敬恆對文學本質的定義與看法。

    全書中,筆者對其談及馮·席拉赫《誰無罪》和海明威《殺手》印象深刻,尤其是後者,作者討論海明威《殺手》裡每一位人物的言行、身份,以及未來去向,對暴力、道德和命運作深入探討。題外話,《殺手》拍成了好幾部電影,也很值得觀看,然後對比深究。

    另外,李敬恆在《謎》書中推薦了辛波斯卡的《少年》,整個版面的左邊是英文版本,右邊則是中譯版本,由李敬恆翻譯。他在文中提及自己與翻譯詩的緣份,筆者也認為這是翻譯詩有趣的地方,當讀者讀到英文詩句時,融合自己的過往、所思所學,又或是性情等,會產生屬於自己的“翻譯詩”。

    曾有人說,讀文學評論、文學史,抑或是文學導論,大約可得悉編者在文學裡呈現一個怎樣的狀態,比如讀《文心》就可讀到他通於天地,自強不息,然後化之於世。讀《謎》可以感覺到李敬恆在文化上的多樣性,以及對生命持續的叩問。如果想輕鬆地、愉悅地(至少筆者讀時挺開心的)閱讀課本以外的文學佳作,這本書挺適合的,也會讓你接觸到不同類型的作品。

    玥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