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實踐能力
本期接續基力修改議題,關注的科目是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地理科。
課程基本理念方面。二〇二四年修訂版在初中地理基力的基本理念上繼承了二〇一七年版的核心思想,並時進行了若干擴展。其中,新增了“地球與太空”的內容,進一步強調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區域性。課程設計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發展需要,強調通過地理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公民。
高中方面,增加了對地球科學基礎的關注,強調地球的宇宙環境、演化過程以及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等內容。此外,更加關注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強調學生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利用的認識,培養其全球視野和環境意識。這些新元素使課程更加全面和更貼近現代社會需求。此外,更加強調通過地理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養,提升了學生地理素養,建構本土認知、家國情懷與全球視野。
課程目標方面。二〇二四年修訂版在原有初中地理基力目標的基礎上,對目標進行了適度調整。例如,新增了“地理實習和社會調查”的內容,強調通過實際操作和體驗,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課程目標更加明確和具體,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其科學精神、全球視野和家國情懷。高中部分則強調通過對地球宇宙環境與自然現象的研究,引導學生了解人類探索宇宙與地球的過程與原理,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正確地理哲學觀念。
此外,更加明確地強調了國家安全內容,旨在增強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這些新增的目標反映了課程設計者對現代社會需求的敏銳洞察,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與家國情懷的培育。並強調通過多種形式的地理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獲取地理信息、探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其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
至於具體內容的差異,初中地理基力在原有兩個學習範疇“人與環境”和“區域經濟與發展”的基礎上,新增了“地球與太空”學習範疇。該範疇強調學生對地球和宇宙環境的認識,鼓勵學生通過模型和圖文資料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重要性。此外,突出了學生實踐能力,鼓勵通過實驗、觀測、模擬等方式學習。在“區域經濟與發展”範疇,增加了對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功能定位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課程內容更加注重學生對實際經濟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理解,鼓勵學生通過實地考察等方式進行學習,提升其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方面,將“文化傳承與革新”範疇歸到歷史科的同時,新增“地球科學基礎”範疇,內容包括地球的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水循環等。這一新增範疇使得課程內容更加全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
此外,還在“區域聯繫”範疇中增加了國家安全內容,進一步強調了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和理解。這反映了課程設計者對當前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的深刻理解和重視。
最後,修訂後的基力會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豐富的地理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進行野外考察、地理信息分析等等,提升其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科基力修訂 · 三)
一 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