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的情商培養
周鴻禕稱在大學裡什麼事情都值得嘗試,但不要去參加大學生辯論賽。辯論賽培養了很多“槓精”,以後工作了會發現,這種溝通方式是沒有辦法工作的。
【摘自:〈周鴻禕不建議大學生參加辯論賽〉,濰坊日報,二○二四年九月三日】
商人周鴻禕近日為大學生演講,與大學生分享人生經驗時,談及“不建議大學生參加辯論賽”,因為辯論賽是證明對方是“傻子”、自己是聰明人的“零和遊戲”,學會給對方的觀點挑毛病、挑刺,然後用盡各種語言去羞辱和否定對方。參與辯論比賽三十年的筆者,對以上總結不敢苟同。其實辯論比賽不過就是“不認同”對方的觀點,“不認同”就會把對方當“傻子”?事實上在辯論比賽中講求風度和理據,基本上不可以有羞辱對方的言詞,周鴻禕的結論明顯是想當然的。
實際生活中,類似的誤解常有,例如:當我們看到一篇文章,會有自己的觀點和角度,但只要一說出口,就被誤會為“槓精”。其實意見不同是正常的,一隻手掌拍不響,一個人無論多麼熱愛辯論,沒有另一方反駁,就不可能交手。有趣的是,從未學過辯論的一方一旦無力對應,便可以狠狠地丟下一句:為什麼你們總愛辯論?我最討厭辯論!即使挑起這場辯論的人可能是他自己。
辯論培養的不單單是口才,而是思考方法,但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在現實中卻未必受歡迎,這時候,擁有止戈為武的能力是必須的。因此辯論比賽嚴格要求辯手在有限時間內發言,溝通講求同理,正反雙方立場可以隨時撤換的辯手,理論上也可以成為對方、理解對方。由此可見,大學生參加辯論比賽,其情商和包容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