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就來雨就到
“風就來,雨就到,霹靂雷聲真恐怖。”記得粵劇《搜書院》有這幾句曲詞。風雨果真如此恐怖?這要看是甚麼風。當然惠風和暢是最好的,不過恐怖的正是颱風。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二:“台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報載:秋颱逼近,今晨(九月五日)掛三號風球;“摩羯”趨超強,或掛八號波。
摩羯,聽這名字肯定不是漢語,究竟它是何物?是凶神惡煞,還是低眉順眼的菩薩?不過很多颱風往往冠上美麗的嘉名,如“天鴿”者此其一例也。原來摩羯果真是舶來品,亦作“摩伽羅”,譯自梵語的“makara”,原意為大魚;鯨魚。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謂河西岸有如來作摩羯大魚,從河而出,十二年中以肉濟人處,起塔為記,石上猶有鱗紋,不管這鯨魚是兇惡還是善良,但始終非我族類。
目前當局已籲漁船留意避風,市政署於風前加強通渠清淤,低窪地區做好防風防浸措施,而市政人員亦已馬上撤走中秋燈飾,總之官民通力合作,防範於未然。
《詩 · 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詩本寫周公救亂,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遺王,名之曰《鴟鴞》。句中“迨天之未陰雨”的一切動作,移用於此時此地,最為相宜,誠如《詩》云:“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嘵嘵。”這是說:我的羽毛枯焦焦,我的尾巴縮消消。我的住室險翹翹,風吹雨打的在飄搖。我啊聲音的慘嘵嘵!這是小鳥自言羽焦尾敝而音嘵嘵者,而室家猶在風雨飄搖之中。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