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5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隨筆)少 奶
(散策人間)想做飯的女人與想吃飯的女人
(二弦)三月杜鵑紅,遊子歸不歸?
(斷章寫義)為什麼要讀書?
(課餘拾筆)I人的 “I”
(古今亂炖)農村大院人物誌
(杏林外史)嘉靖皇帝的神秘太子
(筆雯集)巴閉原是外來語
(宇宙園丁)小 貓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3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隨筆)少 奶

曜 瀾

少    奶

    一上班就容易得病,應該不是我的個人問題。自我診斷是:不宜上班體質。我自認抗壓能力不錯,但不知為何,一變為被動式的時候,我就顯得不堪負荷。

    曾當過博物館的導覽員,需要記住大量展覽和作品的信息,卻常在閑散時段像受罰似的站立,不禁自嘲,比起在娛樂場所當迎賓大使或保安,相同的站立工作,我們卻是勞多薪少。即便是這樣單調的工作,依然令我心力交瘁。經常擔憂上班遲到,被上級發現玩手機,或是面對難纏的客人。

    後來成為老闆的助理,初心是想增廣見聞,不想過“朝九晚六”的職業女性生活。不料上班後,日夜如臨大敵,必須時刻待命。工作瑣事繁雜,從整理辦公桌,到聯繫物業管理修理臥室的燈,抑或是網購洗衣烹飪用品,提醒司機接送小孩上學放學,再到接待來賓,處理文件,編寫行業分析報告……這一切,無不消耗着我的精力與耐性。

    有本書提到,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連接大腦和胃腸的通道,在醫學上稱為“腦腸軸”。當大腦感受到壓力,會通過這條軸向腸道菌群發送訊息,導致菌群功能紊亂,進而引發腹痛、脹氣、打嗝、腹瀉、便秘等症狀。我想,我的腸道菌群似乎天生對打工過敏。這並非好吃懶做的表現,或許我更適合做老闆,或者說,自僱人士。

    我是那種閒不下來的人。即使在懷孕期間,我也無法忍受那種無所事事的生活。家中處處都能見到我忙碌的身影:養花、繪畫、刺繡、彈琴、舞蹈,甚至塗刷牆面,我還拍攝VLOG(視頻日誌),記錄和分享我的日常。每天,我都會前往“西西弗書店”,沉醉於咖啡的芬芳與書籍的智慧之中,忙碌而自由。

    我熱愛這樣恬淡無爭的生活。在我的幻想中,我將成為像張愛玲、三毛那樣的女性——果敢、自立、敢愛敢恨;或許還能有亦舒筆下黃玫瑰、喜寶那般聰慧、靈動與知性的女性。人們常稱我為“才女”,但隨着年歲的增長,我開始感到不安。在這個現代社會,光是有才華是不夠的,若沒有一份固定的、能帶來收入的職業(即使做網紅也行),便會飽受焦慮。我無法完全沉浸於自己的小世界裡,不顧一切地遊山玩水,靠那些不穩定的收入過活。此外,作為一名單親媽媽,我還肩負着重重責任。

    我像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一團混沌。“我混淆了自由與放縱。我混淆了悖逆與特立獨行。我混淆了夢境與現實。我混淆了生活與俗套。”漢德克在《自我控訴》中的文字,是對我靈魂的拷打。

    在我看來,工作是座圍城,“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如果少奶也是一份職業就好了,那便如取得了一塊令牌,進出自由。

    曜    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