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劉藝良:政府主動引產業落地
何潤生促解“堵點”助琴澳融合
吳小麗:琴澳社服融合發展需時
陳虹:為“1+4”培養基礎人才
黃潔貞:加快推進琴澳跨境醫療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2月29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黃潔貞:加快推進琴澳跨境醫療



黃潔貞

    黃潔貞:加快推進琴澳跨境醫療

    深合區明日“封關”運行,標誌琴澳一體化發展邁入新階段。澳區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黃潔貞表示,深合區掛牌以來,在各方努力下,區內各項民生與經濟指標都穩步提升。建議善用封關機制,加快推進琴澳跨境醫療,提高居民融入深合區生活的信心。

    居琴澳人逐年增

    黃潔貞表示,去年底在深合區就業及生活的居民約有一萬一千人,但隨着澳門新街坊交樓入住,區內民生及社會服務情況將受到關注;加上按《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發展目標,今年力求實現深合區居住的澳門居民數達兩萬人,就業澳門居民約五千人;到二○三五年則分別達到十二萬及八萬人,反映相關服務供給仍有很大且長期的提升空間。

    黃潔貞關注深合區的醫療服務以及跨境醫療合作的進展。她指出,醫療作為民生必需項目,近年深合區在相關領域發展成果較顯著。除了內地醫療機構外,現時深合區有三家澳資、六家內地和澳門合資的醫療機構,部分更有納入“港澳藥械通”中,允許使用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及相關醫療器械;合乎條件的澳門醫療及藥學人員亦可在深合區註冊執業。此外,橫琴也是首個地方能讓常住的澳門居民參加珠海醫保,其後才逐步擴展至大灣區城市,充分突顯了橫琴高水平開放的重要作用。

    醫療保障有差異

    她直言,目前橫琴與澳門的醫療保障制度仍有不同,由於現階段暫未有本澳公立醫療提供服務,對部分澳門居民特別是長者來說確有不便。她期望新街坊的衛生站能加快投入使用,提供銜接本澳的初級醫療、慢性病取藥、轉診及電子病歷互通等服務。

    此外,她亦建議應善用“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機制,加快讓澳門救援車輛能經橫琴口岸直接到深合區接送傷患,不用再在口岸內“過車”,讓深合區內有需要病患在必要時能經橫琴口岸直接到達本澳醫院。既能為區內生活工作的居民提供更完善與便利的健康保障,同時澳琴兩地醫院都正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以及共同發展大健康產業,可藉此探索在兩地更便利的轉診、復康休養模式,發揮跨境醫療及醫療保險制度的優勢互補作用。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