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因樓成 樓因《記》名
中學必學的古文中,影響最大者非《岳陽樓記》莫屬。老師講解時繪聲繪色,學生聆聽時聚精會神,不僅字斟句酌樂此不疲,而且通篇背誦蔚然成風。我曾多次遐想:登上岳陽樓,隨范文正公俯瞰洞庭萬千氣象,見證他揮毫書就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直至不久之前,到河南鄧州參觀花洲書院,得知書院三大建築之一的春風堂乃《岳陽樓記》誕生地,與岳陽樓相去甚遠;方意識到自己孤陋寡聞,難免貽笑大方。進而探究思索,更了解到與岳陽樓和《岳陽樓記》相關的許多珍聞逸事。
首先自然是范仲淹與花洲書院。
作為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范仲淹以發起和領導“慶曆新政”的政績令人感佩;以《岳陽樓記》為代表的文學作品膾炙人口。然而,慶曆新政失敗後他的遭遇和作為卻鮮為人知。
慶曆三年,戍守西北的范仲淹奉召回京,先後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年他上《答手詔條陳十事》,被仁宗採納,朝政改革遂揭開序幕,史稱慶曆新政。可惜由於保守派強烈反對,新政難以維持。范仲淹請求外放,後仁宗無奈應允。仲淹於慶曆五年正月離京,七年內先後知邠、鄧、杭、青、穎等州,皇佑四年五月病逝於潁州。
范仲淹歷任各地知州時,屢做實事好事而深得民心,在鄧州的三年尤其值得稱道。慶曆五年冬,范仲淹從邠州遷任鄧州,有意以文教興鄧。他發現古城東南隅有環境幽靜的百花洲,但已漸至荒廢,遂詠詩感歎:“南陽有絕勝,城下百花洲。謝公創危亭,屹在高城頭……我來亭早壞,何以待英遊。”范仲淹啟動了百花洲修復工程,又在附近建起講堂、春風堂、藏書樓等建築,組成花洲書院。書院落成後,范仲淹秉承“勸天下之學,育天下之才”的理念,吸引和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花洲書院無疑是范仲淹晚年政績的重要體現。
其次是滕子京與岳陽樓。
為了搞清《岳陽樓記》的來龍去脈,應當先了解滕子京與岳陽樓。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滕宗諒,字子京。因比范仲淹小兩歲且為同科進士,二人過從甚密。滕子京為官清正廉潔,為人倜儻豪爽,慶曆三年時被人舉報在涇州任上“枉費公用錢”十六萬貫。仁宗為之震怒,派人赴陝西徹查此事。范仲淹知悉後為滕子京說公道話。他提出,倘查得這些公用錢使用過程中有“大段乖違過犯及欺隱入己”,自己願與滕子京等“同行貶黜”。由於查核結果並未發現“欺隱入己”,仁宗權衡後決定從輕發落,遂將滕子京降級外放,次年被貶知岳州(巴陵)。
滕子京到巴陵後,做了不少好事,使岳州呈現“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祥和景象。重修岳陽樓即為其中的大手筆。從唐代中期開始,岳陽樓因詩仙李白佳作“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而得名,只是自晉以後六百餘年間,此樓屢遭毀壞與重修,至北宋時已陳舊破損,故滕子京決意重新修葺。
接下來談一談《岳陽樓記》。
滕子京為修葺岳陽樓煞費苦心,完工後曾“痛飲一場,憑欄大慟”,足見岳陽樓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為紀念這件大事,他深感有必要請名家大師作記,隨即將邀請的目標鎖定為亦師亦友的范仲淹。其時范公正在“邠府四路經略安撫資政諫議”任上,滕子京即於慶曆五年六月間派遣手下奔赴遠在兩千里外的邠州,為范仲淹送去《求記書》和《洞庭秋晚圖》。
《求記書》明晰而誠摯地表達了滕子京的認識和願望。他發現岳陽樓固然雄偉壯麗,古往今來卻無人為之作記。故感歎曰:“竊以為天下郡國,非有山水環異者不為勝,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於是順理成章地提出了為岳陽樓作記的請求,而范仲淹亦欣然允諾。
范公收到《求記書》後即開始認真思索,但其時正貶任邠州,諸事不順,當無心亦無暇集中精力為岳陽樓作記。孰料在當年十一月(到任邠州僅十個月),又被改知鄧州。抵鄧後漸趨穩定,重修百花洲及建書院等事陸續完成,心情也大為好轉。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端坐於花州書院春風堂中,面對《求記書》與《洞庭秋晚圖》,浮想聯翩,思潮如湧,將心中深思熟慮的感悟一揮而就,《岳陽樓記》遂應運而生。
最後要介紹《岳陽樓記》問世後的岳陽樓。
滕子京如願得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後,將之奉為至寶並精心處置。他約請諸多名家書寫《岳陽樓記》和岳陽樓匾額,最後選中書法大家蘇舜欽寫的《岳陽樓記》刻成石碑裝置於樓內,篆刻名家邵餗的匾額懸掛於樓上。北宋元豐二年岳州知府鄭明瞻再次重修岳陽樓時,在《重修岳陽樓記》中將滕樓、范記、蘇書、邵篆合稱為“四絕”,後人還據以立“四絕碑”作為紀念。
《岳陽樓記》雖只有短短三百六十八字,卻以貼切生動的景物描寫、嚴謹優美的文字表達,特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理念,成為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經典。隨着《岳陽樓記》的問世與傳播,岳陽樓也名聲大振,終於同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並駕齊驅,躋身江南三大名樓之列。如今的岳陽樓,已列入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名錄。
《記》因樓成,樓因《記》名。近千年歲月流逝,岳陽樓和《岳陽樓記》卻與時俱進而永葆青春。據說近年岳陽樓景區節假日會推出有關活動,遊客倘能背誦《岳陽樓記》便可免費進園登樓參觀。文正范公與子京滕公若泉下有知,或許會感到莫大的欣慰吧。
李嘉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