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局紛擾中找到抗病藥方
歲末天寒,好不容易揮別三年肆虐的新冠肺炎,各地開始重拾疫前的生活步調,未料中東戰火狼煙再起,以色列與哈馬斯十月初開打迄今,造成雙方傷亡慘重。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火持續,影響全球糧食與能源供應鏈。加上日趨嚴峻的氣候變遷,變化莫測的流行病毒,以及到處通貨膨脹的全球金融,讓二○二三年成為歷史上頗不平安的一年。如何趨吉避凶、化險為夷,考驗着人類的智慧!
在民粹主義當道下,“天地閉,賢人隱”,理性與智慧不再是主流。《論語》曾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人們在亂世中無法施展抱負,就要保留彈性的退路。畢竟在這世上,“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少”,“退一步海闊天空者”更需要冷靜智慧。甚至可以效法晉朝時聞雞起舞的祖逖、搬磚練身的陶侃等先人,在亂世中韜光養晦、厚積薄發。
然而世事難料,對許多人而言,人到中年開始要面臨的卻是疾病纏身的課題。筆者認識一位年輕時在職場上叱咤風雲、創新不斷,對人、對事都抱持高度熱忱的友人。只可惜,十多年前被診斷出柏金遜症(Parkinson Disease,PD),從此人生完全為之改觀。PD堪稱世上少見難解且複雜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原因是腦中的“多巴胺”分泌不足,影響全身的運動神經系統與活動功能。隨着高齡社會的到來,PD發病年齡雖然從五十多歲到七、八十歲不等,但因每個人病情進展速度不一,對於患者及家屬都必須承受長期抗病壓力,值得社會各界關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罹患PD比率在過去二十五年間增加了一倍之多,到二○一九年全世界八百五十萬病患中,將近七成人會因該病症產生失能,進而影響正常的壽命年歲。加上全球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讓住在高收入發達國家中的病患,每十萬人中就有四點七五個神經專科醫生可提供醫療照護,相對的在低收入國家,卻僅有○點○三個醫生,兩者診治機會相差近一百八十倍的天壤之別。柏金遜症出現的問題很多,包括:手部顫抖、四肢僵硬、動作緩慢、站立不穩、臉部表情僵硬、上身向前傾斜、步行小碎步或拖着腳走路、肩膀歪斜、行進間雙手擺動不協調、一隻手貼着身子等。超過三分之一會發生重度憂鬱障礙和焦慮症等併發症。其它可能伴隨知覺退化、失眠、情緒障礙,甚至在晚期出現失智症等問題。
近年來醫學界推測PD發病的可能因素:第一、遺傳基因,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病患有家族史。第二、腦部中毒,如:工作或生活中,過度暴露於有毒環境,如“錳、鉛”等重金屬,或氰化物等急性中毒,以及長期酗酒等。第三、過度壓力,有越來越多研究報告顯示此點。第四、晚近有新的發現,認為腸胃道問題,如:便秘,也可能是柏金遜症的前兆。
文中這位友人是在退休隔年,就被診斷出罹患此症,也因此徹底改變了他個人、家庭,與周遭的人際關係,包括:影響生活品質,不能開車、不能用爐火烹調,走路小心預防跌倒等。過程中因服藥過量,產生各種後遺症,包括:強迫症、猝睡、幻覺、憂鬱、健忘、失眠、便秘與身體異動等症狀,遭致旁人異樣眼光與歧視!幸好友人生性樂觀,還能保持正向態度,在信仰中得到平靜與安慰。後來在兩位神經內、外醫師合作下,透過藥物調整與施行“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的搭配,術後三年逐漸恢復往昔的活動功能,能夠游泳、慢跑、騎單車、登山、寫毛筆字,甚至跳交際舞等。因生病而學習到將心比心,隨時準備伸手助人。最近,還逐字敲打電腦鍵盤,完成一本小書,分享他這些年來的患病經驗:從一開始質疑自己為何會得到柏金遜症?到慢慢去認識與接納,透過醫療、運動與信仰上的幫助,重新站立起來。
如同狄更斯的《雙城記》所言: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儘管二○二三年世局不安,但無論得時與不得時,我們都要忍耐,期待光明與健康的到來!
(本文部分內容摘錄自:程忠平《哇!我得了帕金森氏症!》)
周祝瑛(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