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2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五千八年前文明起源加速
牛河樑推前中華文明起源
屈家嶺遺址發現史前水利設施
石峁遺址首現貴族專屬墓地
丁薛祥:推新形勢國際中文教育
我依法管控闖黃岩島菲船
黔建材廠塌鋼棚六人遇難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1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石峁遺址首現貴族專屬墓地



石峁遺址皇城台的轉角浮雕(央視網)

    石峁遺址首現貴族專屬墓地

    國家文物局發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陝西神木石峁遺址首次發現貴族專屬墓地。

    據央視網報道,古國時代的第三階段,大約為距今四千三百至三千八百年前後。長江中下游地區社會發展陷入停滯,中原和北方地區後來居上,開始新一輪的文明化發展,進而形成了一個以中原為中心的歷史趨勢,奠定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基礎。

    二○二二年,在石峁遺址皇城台發現的轉角浮雕,為石峁皇城台大台基石雕的年代、建築性質的判斷提供了關鍵性證據。在大台基西側二百餘米處,首次發現以石牆框界、成排分佈的貴族專屬墓地。陶寺遺址確認了一處迄今所知最大的史前時期夯土建築基址,面積達六千五百平方米,主殿總面積五百四十餘平方米,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最大的單體夯土建築。

    距今三千八百年以後,進入王朝時代。以二里頭遺址和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二里頭遺址中心區新發現多條道路和道路兩側的牆垣。這些道路和牆垣把二里頭都城分為多個方正、規整的網格區域,顯示當時的社會結構層次明顯、等級有序,暗示當時有成熟發達的統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頭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誌。三星堆遺址的突破性工作,是初步摸清了祭祀區的分佈範圍和內部結構,新發掘清理了六座“祭祀坑”等大量重要遺跡,出土文物一萬二千餘件(完整器二千三百件)。研究表明,八座祭祀坑的埋藏年代集中在商末周初(即距今約三千一百至三千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