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2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五千八年前文明起源加速
牛河樑推前中華文明起源
屈家嶺遺址發現史前水利設施
石峁遺址首現貴族專屬墓地
丁薛祥:推新形勢國際中文教育
我依法管控闖黃岩島菲船
黔建材廠塌鋼棚六人遇難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五千八年前文明起源加速

本報綜合報道


國家文物局九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國家文物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發佈

    五千八年前文明起源加速

    國家文物局九日在北京發佈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顯示,對古國時代文明內涵的認識更加深化。

    本報綜合報道

    古國時代三階段

    據中新社報道,“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以田野考古為基礎,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多學科聯合研究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

    二○二○年探源工程第五階段實施以來,該項目進一步擴大了研究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圍繞浙江餘杭良渚、陝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師二里頭等二十九處核心遺址,在深化對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整體認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如:牛河樑遺址新發現九座台基構成的大型台基建築群,焦家遺址新發現目前黃河下游最早的史前城址,良渚遺址外圍新發現近二十條水壩,陶寺遺址新確認一處目前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最大的單體夯土建築,石峁遺址發現皇城台轉角浮雕與貴族專屬墓地,二里頭遺址中心區新發現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誌,初步摸清三星堆遺址祭祀區的分佈範圍和內部結構等。

    與探源工程第四階段的認識相比,探源工程第五階段對古國時代文明內涵的認識更加深化。項目研究認為,大約從距今約五千八百年開始,中華大地上各個區域相繼出現較為明顯的社會分化,進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可將從距今五千八百年至距今三千五百年劃分為古國時代和王朝時代兩個時代。其中,古國時代第一階段為距今五千八百至五千二百年前後,古國時代第二階段在距今五千二百至四千三百年前後,古國時代第三階段大體相當於距今四千三百至三千八百年前後。

    多學科協同研究

    同時,探源工程第五階段實施以來,多學科協同研究不斷推向深入。年代學研究重點解決了石峁皇城台、內城、外城空間佈局的年代,並針對山西興縣碧村遺址的白灰地面開展測年方法研究,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環境考古以及穩定同位素分析、古DNA分析的協同研究顯示,距今七千年以來生業經濟反映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中原及北方地區顯示出明顯以粟為主,黍、大豆、水稻為補充的混合型農業生產體系;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發現的重要水田遺跡表明,不同的稻作農業模式與早期複雜社會結構存在共生關係;針對手工業方面的研究發現,大約在距今三千八百年前後,中原地區手工業生產技術發生了質變。

    目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的許多工作還在進行之中,未來國家文物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推進、深化探源工程。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