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迷與粉絲
今年的澳門熱鬧非常,各類演出活動如雨後春筍,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星來開演唱會。身邊很多英美韓台等地歌星的粉絲,曾經還要坐船甚至搭飛機到外地朝聖,不料竟有機會在自己的城市,欣賞他們的演出。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也許因為我算是一位歌迷,而不是特定歌星的粉絲,回想起來,我很少去聽自己喜歡的歌手的演唱會,也從沒有非聽不可的慾望。包括高中時喜歡的梁靜茹、周杰倫等台灣歌星,以及像李志、宋冬野、老狼、羅大佑等等從大學時期開始喜歡的民謠歌手,他們的歌都曾竄進我人生的某個階段,可謂陪伴我成長,但說是我的偶像,卻又遠遠算不上。
我很享受在李志音樂會的現場,和樂迷粉絲一起唱李志的《熱河》,因為李志猶如創造了一種集體潛意識,讓我們一起沉入他的歌中做夢。作為一位歌手的李志,我非常欣賞,但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李志,我不了解,也不太好奇,因為這與我無關,也不會影響“他的歌深深地打動了我”這個事實。
現實中,我和李志不是朋友,他不認識我,我也不了解他,這應該就是我沒有衝動要和他合照、拿他簽名的原因吧。粉絲與歌迷的分別,大概在於你更想和歌手本人合照,還是和他的歌“合照”。和歌“合照”,意思就是用自己的嗓音,唱出這首歌。因為“合照”意味着同框,意味着你和對方的共同“在場”。
多年前,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去香港作映後座談,我拿到他的簽名。但從那天起,那張簽名就消失不見了。發現遺失了簽名的一刻,確實有點失落,卻又很快覺得無所謂了,畢竟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甚至對我影響深遠的,是他電影中的影像。真正令我懷念的,是我和他電影的“合照”——那些在漆黑的電影院觀看他電影的珍貴時光。
古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