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佩服的詩人海子
海子,未名湖畔的不朽詩魂,原名查海生,與我佩服的另一位詩人穆旦同姓。他出生於安徽查灣,十五歲時考入北大法律系,卻熱愛文學,熱衷寫詩,推崇德國浪漫詩人荷爾德林。一九八四年發表成名作《亞洲銅》,首次以“海子”作為筆名。其後創作了《麥地》等大量詩篇。大學畢業不久,因長詩寫作失敗等原因在山海關臥軌自殺,胃中只有幾瓣桔子。有《海子詩全編》傳世。北大文友每年都會在海子的自殺之日舉辦“未名湖詩會”。
讀海子的詩,可以感受到他對生命存在的那種深邃透徹的體驗,他對太陽、大海、大地、河流、草原、麥地、黃昏、黎明這些本原意象的癡迷,以及他對純真愛情的禮讚與悲歎。海子一生愛過四個女孩,但每一次的結果都是一場災難, “荒涼的山岡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風只向她們吹/所有的日子都為她們破碎。”(《四姐妹》)
三十多年前的一個中午,海子開始向臥軌的地方走去,並最終選擇了黃昏時分。海子死後十餘年,一位自稱是海子大學同學的“高人”撰文批判海子。文中斷章取義地找出若干句子,對海子的文字水準提出質疑,並在結尾稱:“如果你寫了很多病句,即便自己羞愧得想自殺,甚至真的自殺了,那也無濟於事,也擋不住你的詩文的流行,海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涼薄,淺薄,一至於斯!
海子這位早逝天才對生存本質的體認是,真正的詩人必然會和世俗格格不入,也就要在世俗世界面對必然的失敗。那些心理陰暗的猥瑣之論,除了能夠印證海子鄙夷世俗的正確,沒有任何意義。
海子同時堅信,純真的詩人雖然必將面臨世俗的失敗,但詩歌本身作為本真的審美存在,卻具有永恆的價值。所以說,海子在對短暫生命的悲觀中,蘊含着對詩性精神的深刻信仰。
龔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