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出自同一對父母兼一起生活,我和弟弟的性格差天共地。最明顯的差別可在三個方面體現。第一,是吃。弟弟自小就沒甚麼要求,或者說能屈能伸吧,反正吃飽就可以。近年我發現,其實他並不是對食物品質和廚藝沒有期望,只是比較會因地制宜、將價就貨,不會像我那麼講究,稍為不合意就不吃。大家的“審美”標準不一樣,也會鬧點笑話。像上次去上海前問弟弟有甚麼美食推薦,他給我介紹了一家在外灘附近的湯包店。我專程到現場,卻被那餐廳的環境和出品賣相給嚇怕。隨便點了兩個招牌湯包吃掉就走,心想自己是問錯對象,或我弟突然忘記了他哥是甚麼人了。
第二,是生活用品。我弟自小就穿我不穿的衣服鞋子長大,這傳統一直延續至今。青少年時期是因為人長得快,衣服還很新就不合穿,兄弟一起穿更合乎經濟效益。到出來工作後,因為我衣物太多,又常買新,我弟就會在過季品裡面挑他喜歡的衣褲和鞋子。有時候我是很無法理解,有些人為何衣服破舊還在用,又任由鞋子髒黑也照穿出門。不覺得這樣是影響市容嗎?代步車也是,不少人完全不會理破、舊和傷痕,“只要能開就繼續用”,完全不想花錢保養美容。像我弟弟那樣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後來我明白所有人都是只會對自己覺得值得花錢的東西花錢。便宜和貴,值得不值得,真的因人而異。
第三,是文藝活動欣賞。像我看演出,基本都要坐最好的位置,沒伴、座位差一點都情願不看。我弟也看演出,也有自己會追的演藝人,但像前面上演《仙樂飄飄處處聞》,到近日預售《久石讓360》,他就是要找最便宜的票來買、來登記,“能聽到聲音就可以了”。
這說明了甚麼呢?我和我弟,說不定就是窮家孩子逆襲成長後的那兩種極端吧。
陸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