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活在東瀛)迷人積丹藍
(散策人間)開學第一課
(二弦)笑死牛皋 氣死金兀朮
(斷章寫義)不死傳奇
(聲色點擊)橫眉冷對千夫指
(杏林外史)醇親王暈厥查因
(古今亂炖)刀郎與三位古人
(宇宙園丁)天空下
(筆雯集)蜀犬吠日 吳牛喘月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9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筆雯集)蜀犬吠日 吳牛喘月

冬春軒

蜀犬吠日    吳牛喘月

    “蜀犬吠日”和“吳牛喘月”,這兩句成語都見諸《成語考》,亦即《幼學瓊林》。“蜀犬吠日”這句話,在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見到。韋中立是當年的一名青年學子,據《新唐書 · 宰相世系表》載,他是唐州刺史之孫,憲宗元和十四年進士。且不多贅。這封信有一段話:“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這是說:屈原在《九章 · 懷沙》中曾說過:“城鎭上的狗群起亂叫,叫的是牠們所奇怪的東西。我曾聽說,庸、蜀一帶的南部,經常下雨,很少出太陽,太陽出來,就引出狗吠。”

    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四章:“古人說蜀犬吠日,蜀,就是川西,而且是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上的狗,一看見太陽,便奇怪地吠起來。”所以《幼學》說:“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接着又說:“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

    吳牛,是吳地的水牛。唐劉商《秋夜聽嚴紳巴童唱竹枝歌》詩:“身騎吳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風雨。”清陳維崧《減字木蘭花 · 酷暑馬上口占》詞:“陽烏酣戰,身似吳牛偏易喘。”而“吳牛喘月”,是指吳牛畏熱,見月疑日而氣喘。《太平御覽》卷四引漢應劭《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

    《世說新語 · 言語》第二十節載:滿奮(魏太尉滿寵之孫)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風,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故事說滿奮畏風,與晉武帝同坐;北窗以玻璃為屏風,看似北風陣陣,實則密不透風。而滿奮的面色,看來有點畏懼,晉武帝見他這種形象而笑之。他答道:“我這種畏懼心理,正所謂‘吳牛喘月’也。”這句“成語”後用作典故,比喻因疑似而懼怕。

    冬春軒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