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活在東瀛)迷人積丹藍
(散策人間)開學第一課
(二弦)笑死牛皋 氣死金兀朮
(斷章寫義)不死傳奇
(聲色點擊)橫眉冷對千夫指
(杏林外史)醇親王暈厥查因
(古今亂炖)刀郎與三位古人
(宇宙園丁)天空下
(筆雯集)蜀犬吠日 吳牛喘月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9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散策人間)開學第一課

波 本

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總是關於“學生身心健康”的。在一個會議裡,一位精神科醫師說:成年人得抑鬱症,多是因為失去,因為曾經擁有卻失去所有;而青少年得抑鬱,多是因為空虛,因為未曾擁有,找不到快樂與活下去的理由。在現實世界無法獲得充實感,便轉而沉溺虛擬世界,因為那裡有輕易給予與獲取的支持、滿足感與友誼。

    “身心健康”並不是社工、輔導員與心理治療師的功課,而是孩子出生起,他們身邊的人的第一門課。

    孩子的自然成長,永遠追不上現今社會的急速發展,但有些成年人卻一廂情願地致力把兩者同步。知識以過快的速度更新,對於孩子們應該掌握的技能與學力,各有理論與派別,“全人發展”變成“全能發展”。

    一些備受家長與師長關注的孩子們,往往來不及尋覓自己喜好的興趣,只知道“大人們認為他們應該培養的興趣”。於是當他們成長到某個階段,自我意識開始強烈而敏感時,便發現從不了解自己想要甚麼,也不清楚真正的喜愛與快樂是甚麼。他們似乎一直在注視與關懷之下,又似乎陷在井底,被單向地灌輸價值,未曾好好地以自己的眼睛發現世界的美好。

    另一些孩子,在成長中總是不被關注。家庭功能低下,成績沒有因為太好或太差而被看見,在同儕間相對安靜低調。在人間彷彿是可有可無的存在,與身邊世界的關係是薄弱甚至斷裂的。沒有可以拉住他們,留住他們的東西。

    孩子需要的,僅僅是被看見。因為他們的“自己”是搖擺不定的,依賴身邊的環境去發現自我。有時需要放手,讓他們探索自己渴求與喜愛的東西,哪怕會三心兩意——畢竟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有時需要拉他們一把,把他們從世界的邊緣拉回來,讓他們知道有人在守望。

    波    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