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發現矮脈衝輻射
【中新社北京十八日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十八日向媒體發佈消息說,利用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巡天數據,該台韓金林研究員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最新研究解析發現脈衝星輻射新形態“矮脈衝族群”,即在脈衝星B2111+46磁層中發現一批“零星雨滴般”的微弱矮脈衝輻射。
脈衝星輻射新形態
這種矮脈衝輻射族群是目前國際上其他射電望遠鏡難以觀測的脈衝星輻射新形態,揭示了脈衝星輻射瀕臨熄滅時其磁層結構基本不變的物理事實。
此次“矮脈衝族群”的發現為研究脈衝星輻射難題研究打開了一個新窗口,對揭示脈衝星磁層物理及其極端等離子體環境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中國天眼”這項重要發現的研究論文,北京時間八月十八日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 · 天文》發表。
韓金林研究員介紹說,脈衝星旋轉時一般會周期性地輻射出射電信號。然而,一些脈衝星經常會在某些周期中輻射完全熄滅,此現象被稱為“脈衝消零”,其可能物理原因包括磁層結構和輻射區的變化、脈衝星感應電勢不足導致放電火花和正負電子對的級聯過程不能發生、其他磁層一些區域產生等離子體淹沒脈衝星的感應電場區域等。由於脈衝星輻射熄滅後,完全沒有輻射,磁層結構和物理特徵很難被探測,因此“脈衝消零”產生的物理機制一直難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