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暢淋漓的體驗
《三國爭霸》是渤海小吏在《秦並天下》、《楚漢雙雄》之後,出版的第三部作品。這部作品共三冊,細緻描寫了十四場戰爭和陰謀類政變,從曹操艱難地統一北方,孫權劉備如何據守南方,再寫到司馬懿三父子竊魏滅蜀,這段歷史雖不足一百年卻異常波瀾壯闊,小吏把它用通俗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即使在書中他有少量史觀的錯誤,但仍是一次對歷史科普有益的嘗試。
沒有哪個中國人不知道《三國演義》這本偉大的小說,而中央電視台製作並於一九九四年首播的大型史詩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首播日的全國收視率達到了恐怖的百分之四十六點七。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主講的《品三國》系列,稱得上膾炙人口。然而真正看過《三國誌》的人,在《晉史》中、在《資治通鑒》等信史中查找資料以更好地還原這段歷史的人,一般多是歷史學家,受眾也多是專業人仕。如果有興趣了解在小說、電視劇和講壇之外的這段歷史和其中那些如繁星般耀眼的人物,這部《三國爭霸》不容錯過。
三國基本的歷史脈絡廣為人知,如何不落俗套地把歷史的演進寫得蕩氣迴腸,落腳點可以選擇三國時期頻繁的戰爭,而小吏是寫戰爭的好手,他的微信公眾號“渤海小吏的封建脈絡百戰”,一直通過以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戰爭作為載體,來試圖串連上下五千年。一如他在《秦並天下》的自序中寫的:“這一場場戰爭將我們對於歷史的所有看法、印象、調侃、想像,全部濃縮。在所有的興衰,偶然,動機,謀略,經濟,天災,萬事俱備下,導演出了這一場場改變歷史的戰爭。”
小吏寫戰爭,會交代戰爭的背景,雙方的領軍人物、人馬糧草、器械裝備、兵勢軍心、氣候地理,以及強弱對比之下的謀略機變等,讓讀者可以深刻感受“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三國中的戰爭何其多也,小吏認為袁紹是被低估的梟雄,他詳解了袁紹那場以弱勝強的界橋會戰。此戰中沒有騎兵的袁紹,竟然生生打敗了擁有一萬騎兵的公孫瓚,小吏圖解了當時“左射右、右射左”的原理及殺傷力,也因此更凸顯了袁紹名將級別的排兵佈陣水平。當然,運氣也很重要。所以小吏對此戰有如下的總結:“努力是本分,算法常優化,事敗別氣餒,功成是幸運。”
界橋會戰這種級別的戰爭,小役都能寫得精彩紛呈,就更不用說大名鼎鼎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和街亭之戰了。
小吏寫人,則會交代人物的家世背景、外表形象、脾氣性格、才華韜略、機緣際遇、人生走向等,一個個人物形象在他的筆下生動起來。曹操、劉備、孫權、關羽、諸葛亮、司馬懿等,各有各的性格魅力。有些在《三國演義》中可能被我們忽略的人,在這裡都有了面孔和故事,尤其是荀彧。小吏認為他到達了可以決定歷史大勢的級別,因此對他的着墨可謂不惜工本。沒有荀彧,就沒有曹操來自潁川仕族的文官集團,沒有曹操在兗州的絕境翻盤,沒有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及曹操的一統北方。
僅以荀彧在官渡之戰中力勸曹操堅守為例,他勸得有水平、有深度、有高度,也勸服了曹操,並最終贏得勝利。小吏很幽默地說:“《荀彧傳》是勸人聽自己話的金牌教科書:有理有據地拍馬屁,設身處地地講問題,堅定信念地說建議。”
《前出師表》流傳千古,記得當年在中學學到此文並背誦時,雖然也覺得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但因為當時並不了解諸葛亮寫這篇文章的背景,即使能背誦全文,也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感動,但仍缺乏了對此文的深度理解。小吏對這篇文章的大白話解讀,理順了此文的邏輯,闡明了諸葛亮的思路,也讓背誦這件事更容易。短短一篇文章交代了十一件事,治國理政盡在其中,一路讀來還在為丞相感動得淚盈於睫時,看到小吏對此文最後一句的解讀又不禁破涕為笑,“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被他解讀為“我要走了,我愛你孩子”。沉重的歷史在這個時候變輕了,變好玩了,變得更接地氣了。
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吏每每在寫完一段歷史、一次戰爭、一個人物後,對人性鞭辟入裡的分析,有讀者認為這是小吏“夾帶私貨”,我個人則認為仁者見仁,至少,我非常喜歡看這些宏大敘事中的人性和人情世故。讀歷史,何嘗不也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故此,讀《三國爭霸》這套書,是一次酣暢淋漓的體驗
,大家不妨一試。
楊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