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看死亡的意義
死亡是每個人都終將經歷的過程,如此沉重的話題,沒有人願意多提半個字。在日常生活中,朋友自然不會談論,同事也不會貿然提及,然而即便無人提醒,我們還是會暗暗思考生死的問題,思索活着的真諦。作者薩提斯 · 莫迪是印度著名的慈善家和商人,雖然家財萬貫,生活無憂,但仍有着對死亡的覺悟,他明白到“那些富有者有一天也會死亡,像每一個曾活着的人一樣”,並且他有着對生命實相的超然洞察。
關於生死的討論始於一個鹽罐和一雙刀叉。作者用刀叉代表出生和死亡,分別放在餐桌的兩頭,以比喻整個人生時長,然後用鹽罐代表當下生命的時刻。我們可以把自己手上的鹽罐放在這條生命線上任何位置,若鹽罐向左移一點就表示覺得自己年輕些,若向右挪一些則表示我們可能距離死亡更近。無論我們決定把鹽罐放在哪一邊,我們都會瞬間領悟,人從生下來就開始了走向死亡的過程,所以作者說:“死亡是我們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作為生命的過客,我們只有在死去之時,才經歷了完整的生命”,這“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的短暫”。
與傳統對死亡的恐懼概念不同,作者認為“想到人會死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想到我們會永生不死”,關於這個觀點,確實讓我想起以往一些影視作品中也有類似的橋段,不約而同地呈現了“永生是一種懲罰”的論調。書中有一段文字讓我陷入沉思:“有些事物是獨一無二、瞬時的,眼看着音樂賦形在你面前,轉眼就消失不見。這是有儀式感又轉瞬即逝的時刻,啟示我們深刻的哲理:生命短暫,卻在另一種意義上無限。”的確,我們無從追尋永恆的生命,事實上也不必追尋,若死亡在將來某天定必發生,那麼此刻的當下便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生命的每分每秒終將彌足珍貴,不可復刻。
關於親友離世,關於悲傷,作者也有另一番見解:“悲傷是萬有之上,高貴力量饋贈的禮物。”親人死亡,只意味着我們會失去一些與他共度的時刻,我們無法再與他一起交談或散步,我們無法再從他身上獲得更多的愛,但昔日的愛與回憶會一直被我們珍藏在記憶裡。“人們說死者只有在生者最後一次提起他名字時才真正死去。這是我們給死者的禮物:每當我們紀念他,他就活在我們心裡。”
死亡是自然界的必然。如作者所言,“許多美麗的甲蟲和飛蟲將從我們衰老的人類軀體中誕生”、 “肉體死亡,生命是否徹底終結?……生命也許會以其他形式,依然圍繞在我們身邊”。或許我們親人的軀軆在死後會變成水、風、土、光,化作世間萬物,繼續在天地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世上所有的路最終都會與死亡相遇,世間所有的相聚最終都會走向分離。我們無法改變人生的終點,死亡讓人“意識到我還活着,並與時光一起流逝”。縱使時光永存,而我們故去,但我們此刻仍能帶着思考,一直生存,不斷察看死亡,參透生命。
李芷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