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底價十分抵 惜現金流緊
【本報消息】本澳相隔十五年再作土地拍賣,市場終見地段廬山真貌。有本地發展商坦言,地段優質、周邊配套好,樓面呎價底價二千多至三千元可謂“十分抵”。不過,“抵還抵”,經過三年疫情洗禮,本地發展商現金流十分緊張,獨資競投困難,估計合資競投為主,或有港資上市公司、內地央企參與。
○八年本地發展商以高出底價9倍、8倍投得兩塊地段,僅是土地每呎樓面地價,已媲美當年的住宅成交均價,成為當年澳門以至香港地產業界的佳話。相隔十五年再次賣地,相信將成為發展商、地產行業討論熱點。
有本地發展商表示,○八年兩幅拍賣的土地,屬新發展區域,周邊配套需時完善。今次公開拍賣的兩幅土地位於氹仔市中心,周邊公交配套、生活機能完善,已是成熟社區。周邊更有多所學校,校網佈局理想,地理位置可謂相當優越。
落成後呎價約萬元
價格方面,兩幅土地面積分別有逾3,500平方米、3,200平方米,地積比率均為10倍,換言之可建樓面面積逾37萬平方米及34.7萬平方米,以底價11.36億元及7.77億元計,每呎樓面地價底價僅為3,008元及2,239元,以該地段而言,“十分抵”。
假設以底價略高成交,加上溢價金,粗略估計每呎土地成本價約5,000元,加上利息支出、建築費用等,每呎建築成本價約3,000元。倘加上潛在利潤,估計落成後平均呎價約1萬元。由買地到符合樓花銷售的法例要求,至少要三年,認為三至五年後該水平屬市場可接受價格。不過,土地底價“抵還抵”,發展商也要看現金流做事。經歷三年疫情洗禮,本地發展商現金流大不如前,加上美國持續加息,利息成本開支大,有現金首要支付員工開支、償還銀行貸款,現金流相當緊張。其次是本地樓市交投淡靜,住宅銷情慘淡,有資產無人買,無法產生現金流,市況“塘水滾塘魚”,如今連“塘水”都要“乾塘”,市場信心十分薄弱,即使有現金也先留住支持企業運作,難以一擲數億投地。
預料合資競投為主
另一方面,今次拍賣的兩幅土地屬批租地,根據過去經驗,批租地難獲銀行貸款投地。換言之,企業要一次準備至少數億元才可參與競爭。因此認為本地發展商要獨資競投有一定困難,估計本地發展商合資參與競投為主,香港上市公司也可能參與。內地方面,由於民營內房債台高築,現金流主要用於保交樓、償還債務,因此參與競爭性不大,財政實力較強的央企有可能參與競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