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秋葉
人總是在沒有的時候,想起曾經擁有。我也沒能逃脫這種規律,在南國巴山夏雨綿綿的季節裏,想起了北國之秋。那時,我還在北京讀書。秋季也正是北京最為愜意的時節,它使這座城市重回北平時代,給人以郁達夫筆下的古典氣息。
只可惜我福緣淺薄,疫情期間出行不便,使我沒有機會出現在郁達夫曾經出現的地點,好好領略他文章裏“故都的秋”。卻因為,學位課題進展不順而焦慮不已。為了撫慰焦慮的內心,收穫暫得於己的安寧,我陰差陽錯地把注意力放在了校園裏隨處可見的銀杏葉上,玩起了北國秋葉。
當時,我在圖書館學習,注意到館外的懸鈴木,不僅有隨風飄動的木鈴,葉子還很肥厚寬大。我按捺不住喜好探索的心情。於是乎,撿起青色的樹葉,就着木桌,用紅黑兩種顏色的圓珠筆,在樹葉上寫字。可惜,尚未泛黃的樹葉含水量過高,下筆即爛不堪書寫。等到樹葉發黃時,葉片又比較枯萎,缺乏襯托文字的生機。當然,兩種樹葉都有凸起的葉脈,導致葉片平整度不高,非常影響下筆書寫。
所幸,館外的道路邊也有銀杏樹。等到銀杏樹葉自然脫落時,含水量不高不低,葉片不枯不潤。只要下筆輕盈,葉片既不會開裂破損,也不會因外力擠壓溶成汁液。
不過,金黃的銀杏葉有着尋常紙張並不具有的顏色,使人擔心書寫效果。我原以為象徵秋氣的金黃色,會影響黑筆書寫觀感。於是,把“書葉”成功的希望寄託在紅色圓珠筆上。只是沒想到,鮮豔的紅色反被金黃的底色奪輝,本不看好的黑色卻意外成功。
“書葉”成功,點綴了沉悶的讀研生活,也激發了我對銀杏葉的興趣。觀察到逸夫樓旁邊公園裏的銀杏葉很有質感,格外寬大。我便精心挑選樹葉,製作出金黃的蝴蝶,放置在充滿理工氣息的研究生辦公室,為房間增添幾許靈氣。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北京初雪與寒風相伴,掃落了所有銀杏葉。第二年(夏季),我也畢業回了南方。未曾料到自己與自然,有意無意地應合了隨意寫下的文字。
北國秋盡矣。往日的故事已逝去,親手製作的蝴蝶也難以飛出回憶的邊界。不知今年南國秋來,又有怎樣的故事?
文/圖:龍 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