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門號”探討海事交流可能性
近期,國家文旅部和特區政府共同建立了“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聯合工作委員會。委員會的其中一項工作是支持澳門舉辦更多區域性及國際性的文化交流活動。與此同時,近年特區政府在“荔枝碗”等活化項目上,取得了顯著成果,並正逐步落實澳門管理水域的海上經濟發展。
在上述背景下,筆者希望以“澳門號”帆船為例,為如何進一步加強澳門對外關係史研究,充分藉助澳門歷史文化資源,舉辦相關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保育、傳承和發展澳門特色文化,推動“一基地”建設,提供一點思考。
“澳門號”是澳葡政府根據十七世紀葡人Fernão Mendes Pinto所描述的帆船樣式,在荔枝碗六合船廠仿造的木製帆船。據曾任職於港務局並隨船往返日本的職員表示,“澳門號”於一九八七年落水,於一九八八年前往日本種子島,參加當地的“火槍節”,於一九九○年在回航澳門途中停靠沖繩。期間亦參與當地文化交流活動,並最終於一九九八年被運往葡國保存,但保存狀況較差。
眾所周知,葡萄牙於一五四三年到達種子島,將火繩槍技術傳入日本。而琉球(沖繩)亦曾作為葡萄牙參與中日貿易的中介,其後被長崎取代。上述三個地區,均與航海時代的澳門,在貿易和宗教傳播上,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亦有資料顯示,到達種子島和長崎的葡萄牙男子與當地日本女性共同生活,但在一六三六年前後,受日本禁教影響,不少葡日家庭逃亡到澳門,並在“茨林圍”等圍村定居,再加上十六至十七世紀葡人將日本奴隸帶到澳門,令本澳形成了最早期的日裔葡人群體。
筆者認為,雖然“澳門號”的歷史並不長,但其承載了澳門對外海事文化交流的歷史,對於弘揚本澳航海文化和圍村文化,活化舊區,傳承特色造船技藝,講好澳門故事,具有積極作用。有消息指,葡方曾有意將“澳門號”歸還特區政府,但其後並無下文。筆者期望特區政府考慮收回“澳門號”,藉此進一步豐富“荔枝碗”和“茨林圍”活化項目的內容,長遠亦可考慮以仿製帆船的形式,舉辦澳門與種子島、沖繩和長崎的海事活動,並與當地合作打造具有一定旅遊特色和商業元素的文化交流盛事。此外,收回“澳門號”或組織以仿製帆船為載體的文化交流活動,亦有助“木船製造工藝”的傳承,筆者亦建議政府早日將相關工藝納入本澳非遺清單。
林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