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1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黃金周交投淡靜 港股區間上落
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澳經濟影響
去美元化呼聲四起 美金融霸權臨崩潰?
韌性 風險為本 科技賦能
金融服務大灣區建設再加碼
華能國際業績佳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澳經濟影響

澳門經濟學會理事 劉熹明

    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澳經濟影響

    四月二日,石油輸出國組織及以俄羅斯為首的盟友組成的OPEC+宣佈,自今年五月至年底實施約每日一百六十六萬桶的自願減產計劃。消息公佈後,美國WTI原油期貨、布倫特原油期貨等國際能源價格,曾分別一度漲至超過每桶八十三美元及八十七美元。

    石油作為全球主要使用能源之一,石油供應不單影響未來能源價格產生波動性,而且對全球經濟和消費產生重大影響,包括生產成本、貨物運輸、家庭用電等費用均有所提高,並通過轉嫁成本方式最終推高物價上漲。

    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二月澳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累計升幅達百分之零點七七,相關數據反映澳門通脹水平輕微上升,但從商品及服務分組指數及變動情況來看,今年二月電力及氣體燃料物價同比上升百分之一點七二,交通服務物價同比上升百分之三點零九,可見與能源相關物價上升幅度較大。再者,石油生產國減產計劃將支撐國際能源價格持續高企,而近期受到國際油價市場的變化影響,我國已在四月十七日,將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五百五十元人民幣和五百二十五元人民幣。考慮到本澳的食品絕大部分依賴內地供應,鑒於內地成品油價格抬升,將進一步推高內地生產、物流、交通運輸等成本開支,繼而提高內地供應澳門貨物及商品的價格。

    雖然澳門在全面恢復通關,加上海運、航空客運班次逐步提升等利好因素帶動下,整體經濟呈現強勁復甦勢頭。但過去三年疫情,不少澳門在職人士,特別是從事博彩旅遊行業者,其收入出現較大變化,甚至部分的月薪收入遠遠未達到疫前水平。此外,在疫情期間較多中小企經營較為艱難,其現金流狀況有待時間改善。倘若未來基於能源主導的通脹情況持續升溫,將進一步加大本澳商品及產品來貨成本,增加居民生活負擔及商戶的經營壓力,同時在澳商品價格上升也會降低旅客消費意願,從而削弱澳門旅遊的吸引力,影響經濟復甦步伐。

    綜合以上情況,筆者認為政府有關部門需關注最新通脹變化,同時與供應澳門食物、原材料的供應商保持溝通,加強對本澳商品物價的調查力度。同時,呼籲商戶聯同銀行推出消費優惠活動,減輕因能源價格高企導致的澳門通脹壓力情況,將有利澳門整體經濟有序復甦。

    澳門經濟學會理事  劉熹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