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1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黃金周交投淡靜 港股區間上落
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澳經濟影響
去美元化呼聲四起 美金融霸權臨崩潰?
韌性 風險為本 科技賦能
金融服務大灣區建設再加碼
華能國際業績佳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韌性 風險為本 科技賦能

德勤中國金融服務行業審計及鑒證合伙人 梁俊濂 德勤中國金融服務行業審計及鑒證經理 段容儀

    澳門銀行業未來:

    韌性  風險為本  科技賦能

    澳門的金融服務業是其經濟的核心支柱之一,運作良好的銀行是推動健康商務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因此,在銀行業建立抗壓能力及韌性是一項關鍵任務,尤其在經濟正從疫情餘震中復甦並面對一連串包括加息、高通脹等宏觀經濟挑戰之時。由於澳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在澳門設立的銀行面臨着一系列獨特的機遇和挑戰。這獨特地位的優勢為澳門銀行提供了機會,特別在跨境融資領域,但也要求銀行在文化差異下遵守內地和全球監管標準。多年來,國際監管機構期望銀行採取更嚴格、更及時和更積極主動的風險管理方法,澳門銀行也不例外。

    確保銀行財務健康

    自○八年金融危機以來,澳門銀行的財務表現沒有出現任何實質性放緩。經濟繁榮時期,市場對信用風險管理質量的關注,某種程度上被銀行的盈利能力及如何提高盈利能力所掩蓋。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隨後的全球經濟放緩凸顯了銀行是否能夠有效地管理其高風險(或潛在問題)的風險敞口或行業部門,以及減輕相關損失。歷年來,澳門銀行根據行業主管當局澳門金融管理局的標準規則制定了損失準備金的最低要求,現在正是銀行徹底清理貸款帳簿並繼續加強其信用風險管理系統的最佳時機。銀行亦應在應對市場和流動性風險時,進一步採取以風險為本的方法,為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做準備。 展望未來,監管機構和市場或將期望澳門銀行採取更嚴格、更及時及更為積極的風險管理方法,專注於審查銀行的資產質量和撥備計量工作,以確保銀行的財務健康並符合國際慣例和標準。

    虛擬銀行成新方向

    隨着疫情限制放寬,澳門銀行業必須採取正確的策略抓住未來機遇,特別現今數字經濟時代,澳門的金融體系在金融科技正處起步,具有龐大發展和增長的潛力。AMCM不只一直在鼓勵業界使用嶄新的電子支付技術,同時迅速加強針對電子業務的監管框架,以進一步推廣金融科技應用。疫情初期,香港首家虛擬銀行正式推出服務,其後又有七家虛擬銀行開業。近年有虛擬銀行於澳門營運,這有望成為澳門銀行業未來發展新方向。

    為了在新常態下取得成功,未來澳門銀行需要擁抱科創技術並培養風險管理文化,隨着商業模式和監管環境不斷發展而積極轉型。這兩者的共同主題,是強調需要更好的風險管理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建立強大而穩健的澳門金融體系。

    德勤中國金融服務行業審計及鑒證合伙人  梁俊濂

    德勤中國金融服務行業審計及鑒證經理  段容儀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