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首次入學的一些思考
一月初,幼兒首次入學開始中央登記。緊接着三月面談,之後會出正選、備選名單。家長們經歷商議,志願調配等,最終塵埃落定。怎麼選學校、哪間學校好、面談考甚麼、要做甚麼準備等,都是很多“應屆考生”父母們最關心的頭等大事,作為“過來人”,想和讀者分享一些個人看法。
三歲幼兒的考試,就算所報的六間學校都不錄取,也無須沮喪。曾經看到社交網絡上有媽媽講述孩子入學考試時表現不錯,但最後六間學校都不錄取的經歷,說不焦慮是假的,但如果真的發生,也請寬心,因為不錄取並不代表孩子不聰明精靈。三歲孩子短短十幾分鐘的面談,未必看出真章,有時那一刻的臨場發揮、孩子的心情、家長的狀態都會影響到錄取與否,考到心儀學校固然好,考不上也並不代表孩子的未來一片黑暗,學海生涯十幾年,處處都有轉機。
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更適合的學校。坊間很多家長都會討論學校的規模、師資的力量、老師的愛心,甚至作業的多少,其實這些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這間學校適合自己的孩子,而最了解他們的就是我們父母。為孩子選擇一間適合他們性格發展的學校,遠比“名校”更為重要,我們一直談的教育,目的不就是因材施教,讓孩子最終成為他們自己嗎?所以擇校不應該是外界的標準,也不是其他人口中的條條框框,而是我們認識自己,懂得孩子。
多元化的、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營造出來的,缺一不可。不要把教育的重點全部歸於學校,好的家庭教育和多元化的社會環境,都是培養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過去,我們的教育體制,令家庭、學校、教育機構在應試教育的邏輯下趨於一致,主要圍繞着英語、奧數、得獎、考試排名、專業冷熱這些大原則展開,但單一的教育環境剝奪了孩子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猶如這個城市單一的產業一樣,未來需要我們對教育有更多的規劃、對培養人才有更多的想法,家庭、學校、政府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主流化教育與個性化教育應齊頭並進。孩子入讀學校接受主流教育,學甚麼、如何學、何時學,都已經被規劃好,在老師的教學大綱下,孩子被按部就班地灌輸知識,十幾年的學習過程會通過很多標準應試下的篩選,然後一步步走進大學,但這些其實遠遠不夠。環境在變,時代在變,一場新冠疫情讓全世界經濟停擺,人工智慧讓很多現有工作消失了,瞬息多變的外部環境,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去補充主流教育上的缺失。通過個性化教育的輸入,讓孩子有機會深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而不僅僅局限在主流教育中的學科,它可以幫助孩子打破學科壁壘,從而彌補自己知識的空白,讓孩子變得靈活機動,具備適應各種環境變化的技能。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單一的獲得好成績、考入名校,而在於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激情,從而擁有更加生機勃勃的人生。
教育的本質不僅僅只是學習知識,在獲得知識的增加和精神享受的同時,更多的是對人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精神品德的升華。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欣賞他人及肯定自我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處變不驚的能力、創意、審美……這些都遠比書本上的知識更為重要,亦不是標準化教育體系可以學到的。對於教育,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有更多的思考:當孩子在學習時,我們帶領孩子,讓他們看到學習的目的;大家在拼奧數拿獎時,我們去支持孩子真正的興趣;多陪伴他們玩耍、多帶他們去看世界,他們所有的能力都是歲月的累積和我們的傾力付出。
何謂“教育”?簡單二字包含萬千,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理念。好的教育體制,一定是在政府、學校、家長三方共同努力合作下產生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調整、嘗試、學習和改正,讓每個學生得到教育的同時,也要讓他們得到適合的發展。
進入幼稚園只是孩子接受系統學習的開始,其實生活處處有學習,人生處處有轉機,以平常心陪孩子面對未來人生中的每次考驗,才是為人父母最需要了解的課題,和所有父母共勉!
若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