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場變管理公司 失信貸資格
【本報消息】行政會完成討論《娛樂場幸運博彩信貸法律制度》法律草案。法案明確規定博彩中介及與其訂立博彩中介合同的承批公司,透過訂立合同而獲准進行娛樂場幸運博彩信貸業務後,方可獲賦予信貸資格。有博彩業者認為,有關法案主要為配合其他與博彩業有關的法律法規,明確管理公司(即現時“衛星場 ”)日後不得進行信貸業務。
有博彩業者表示,相關法律修改後,可進行博彩信貸業務的實體,只能是承批公司及博彩中介,意味着“衛星場”將失去信貸資格。因按照“新博彩法”,“衛星場”在三年後將過渡為管理公司,需根據“新博彩法”去經營場所,即只能與一家承批公司訂立管理合同,以及僅能收取管理費用。換言之,管理公司只有管理資格。相反博彩中介是經營實體,自負盈虧,其信貸可做到負責任行為,“唔會將啲錢隨便貸畀人”。
中介或轉戰東南亞
此外,法案亦訂定信貸實體的義務及違反義務的後果,並新增監察職權、公共當局的權力、保全措施,以及處罰制度等一般規定。整體而言,相關法案可補充並完善現有法律不足之處,以及更好監管博彩業,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業者指出,今年博彩中介公司名單共卅六家,但實際運營不多於十家。由於博彩中介只能與一家承批公司合作,即使六家承批公司開出條件大致相若,但佣金吸引力不算大, 業界在本地經營信心亦未回復,故多數博彩中介仍在觀望。倘其他地區如東南亞的博彩業務更有發展空間,不排除會考慮轉移業務至外地。
衛星場現生意不俗
至於現時“衛星場”經營情況,業者透露,由於“衛星場”之後將過渡為管理公司,多數仍在營運的場所均不會有翻新、投資等工作。現時進入“衛星場”客群變為年齡較大、投注額小的顧客,消費降級。但多數“衛星場”目前生意不俗,均希望“賺得幾多得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