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視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門畫院參展法國首都藝術展
(讀清人書法絕句)吳稼軒昆田
(在一件藝術品背後)虛擬實景
不為名不為利的一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不為名不為利的一孖

鄧裕澄


寶 座 “一孖”藝術小組

    不為名不為利的一孖

    當年的館長、局長,今日的澳門當代藝術工作者。今天有幸再次參觀先前在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澳門館舉行的展覽,並由創作者之一吳衛鳴先生親自導賞, 我與有榮焉。 參觀過程中,我了解到整個創作過程,因而產生一個疑問: 整個展覽好像在批判物質世界的迷失與可笑,但在紙醉金迷中就產生不了藝術嗎?這個問號一直在我腦海中盤旋。

    回看世界藝術史,藝術生態最蓬勃發展的時候,往往也是社會經濟環境最富裕的時候。縱觀人類歷史,隋唐的繁華和文藝復興的美輪美奐,不但沒有阻礙藝術文化的發展,反而可以達到將優秀的藝術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功能性目標。 物質本身沒有罪,罪在如何運用,就如現在科技界最火熱的ChatGPT,大眾意見不一,和我們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一般,好壞視乎如何使用,和物的本質無關。火藥可以開山劈石,也可以殺人放火, 火藥本身有罪嗎?金錢不是人性扭曲的原因,擁有火藥也不是戰爭的起源。

    這次展覽的主題為夢,這確實是一個夢,一個眾多年輕藝術家共同的夢。前文化局長、現在的澳門科技大學教授吳衛鳴博士,與著名攝影師陳顯耀先生,二人的藝術家組合,加上澳門的著名大律師與私人公證員包偉鋒充當策展人,確實有資本可以不為名不為利。

    於塔石藝文館這次特別展覽的展出作品中,有造價不菲的金屬鋁紙大型照片,藝術家特別選用這種矜貴材質,以凸顯照片中的幼細質感,在一般本地展覽中不常見,推薦廣大讀者駐足細看;在黑房中播放的錄像作品也非常有感染力,後製團隊應該花了不少時間心血處理。畢竟這次展覽好像在訴說小城不配擁有繁華,繁華就是墮落,這些高質小細節的對比和展出主題相映成趣,大家可以嘗試一同欣賞藝術家們記錄這個社會發展的獨特角度,然後觀照對比一下我們各自內心的真實感受。藝文產業的開荒牛,常說我們需要培養更多感受力強的觀眾,藝術家們的佳作才能有望得到欣賞。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社會民生所受到的衝擊不用在這裏再多細述,還望澳門的年輕一代可繼續以幽默樂觀的心態,在澳門迎難而上,終有一天可以達成這個不為名不為利的美夢。在本澳推動多元產業的發展前提下,期望本地藝術市場可以得到實質性的發展,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不受生計的束縛去創作,有機會當一名全職的職業藝術家,達成這個温飽與精神皆富足的夢。願兩位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使繼續遠離塵世繁囂遊走於天堂與地獄之間,俯瞰俗世。

    “夢之寓言——走向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之路”展期為三月十八日至五月二十一日,塔石藝文館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免費入場,歡迎公眾觀賞。

    鄧裕澄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