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視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門畫院參展法國首都藝術展
(讀清人書法絕句)吳稼軒昆田
(在一件藝術品背後)虛擬實景
不為名不為利的一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讀清人書法絕句)吳稼軒昆田

陳懷萱


吳昆田行書七言絕句

吳稼軒昆田

    經世文章須用心,豈從章句漫駸尋。

    巢堪議禮原非禮,陋比顏回意獨深。

    吳昆田,初名大田,字雲圃,號稼軒。江蘇清河人。道光十四年舉京兆試,官中書舍人,揀發雲南知州,改刑部河南司員外郎。為潘四農弟子。生平以朋友為性命,尊酒促坐,談論切劘,至旬月不厭。與魯通甫、高伯平、葉潤臣、孔宥函、許海秋等交契。一生學而不厭,冠帶整肅,終日無惰容。家本素封,富而好禮,以推財濟物為事,急公好義。同治間,與知府章儀林議豁免清河田賦,百年積欠,一朝清除,事成,需費二千金,將取償於豁賦諸鄉,稼軒以民力未紓,不可,因自任之。又以水利失修,挑挖河渠,需費數千金,因自鬻產二千畝以應,或阻之,不聽。家道亦由此中落。精熟《周易》、《三禮》、《史》《漢》,常以諸書自隨。舟車旅舍,疾困顛沛,未嘗一日去手。所覽史傳,手自筆錄,日必千言。咸豐十一年,捻軍陷清江浦,故居所存撰稿並藏書悉數毀於兵燹,每言及此,猶有餘慟。刊有《漱六山房全集》,皆五十後著作,內有詩集、文集、札記、師友記。多刊印師友文集,潘四農遺著《養一齋全集》為其尤者。又纂山陽、清河、安東縣誌,《淮安府志》未成而逝。當其七十壽,先期手帖止客,袁爽秋以顧亭林有辭生日書,賦七律二首奉賀,其一云:“卻埽懸車已卅年,講堂風日集三鱣。澹裁花竹通和氣,倦枕圖書有別天。杖倚朱藤修日譜,文成銀筆謝時妍。太常詔起曹褒議,會讀先生學禮篇。”里居受聘主奎文、崇實兩書院講席,與花竹圖書為伴。尾聯用曹褒事,以譽其盛德。褒,字叔通。少篤志,有大度。博雅疏通,尤好禮事,為儒者所宗。初舉孝廉,再遷圉令,以禮理人,以德化俗。吏捕得它郡盜徒入圉界者五人,上官令殺之,褒敕吏曰:“夫絕人命者,天亦絕之。今承旨而殺之,是逆天心,順府意也,其罰重矣。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願也。”人命卒能保存。時疫作,褒致藥施粥,黎庶多蒙濟活。會肅宗欲制定禮樂,褒上疏功成作樂,化定制禮,以救世俗。太常巢堪以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許。事見《後漢書 · 曹褒傳》,則稼軒之造福一方,守禮慕道,是久著於人口矣。四農以詩為忠愛,行道義,然則文章用世,又豈斤斤於尋章摘句耶,稼軒實得之矣。當道光庚戌,成皇帝崩,作《感賦二首》:“牛李當年怨豈真,如何海上任煙塵。一朝嚴譴雷霆下,嗤點紛紛有路人。”“魚水君臣卅載情,清風儉德古名卿。不栽松柏栽桃李,此意終教負聖明。”怨朝臣宗派僨事辜恩,外患未已。其忠君愛國,又忿鬱若是。此吳稼軒行書七絕一首,詩云:“芙蓉憔悴竹離披,初見僧房一兩枝。賴有此花相慰藉,此花之外更無詩。”引首鈐白文長方“書癡”,款下二印不辨。稼軒著作多關世故,而此詩集宋人而變換其字,僧房幽絕以見花之堅貞,末二句益見超脫,可謂天衣無縫。性篤厚,九歲受書,至《論語》,歸語家人曰:“我願效顏子,簞瓢陋巷,不改其樂。”其一生誠是。

    陳懷萱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