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神奇的VR
癸卯澳門新元年盛會 次韻陳去疾
(西窗小語)感覺被美出賣 改賣身烏戰場
(句句是甘)四大名著都不能看?
(斷章寫義)電子產品的有效日期
(聲色點擊)又關魯迅事?
(亂世備忘)乘願再來 月亮知曉
(榕樹頭)有心栽花花便發
(夢裡聽風)瞎扯《狂飆》
(筆雯集)“炒蝦拆蟹”音義考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2月23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筆雯集)“炒蝦拆蟹”音義考

冬春軒

“炒蝦拆蟹”音義考

    作為廚師的幾道板斧是煎、煲、煮、燜、、燉、蒸。此外還有不經火的動作有剝、拆、劏、撕。如剝殼、拆骨、手撕等。

    食材中有“鱗潛羽翔”,指的是海產與飛禽。海產中主要的有魚、蝦、蟹。而這三種海產除了是食材之外,想不到竟成為賭具。把食材與賭扯在一起,似是風馬牛,不過以烹飪之事變作詈詞鄙語,則不足為奇。

    粵之詈詞中有鄙而不堪入耳者,人們把它諧音化,則言者、聽者都不覺刺耳,雖未至於“雅”,但起碼減卻了鄙陋,如此的演繹,亦算是一種語言藝術,縱使在殿堂說也無妨。那句話就是“炒蝦拆蟹”。

    或曰:“炒蝦拆蟹”乃佳肴美饌。如炒蝦球,拆蟹肉,正過正菜,豈有不雅。黃谷柳寫的小說《蝦球傳》,其中的主角就是“蝦球”,原來他姓夏名球。以其鄉音呼喚,“夏球”變作“蝦球”,小說中還有一名“蟹王七”,因其人橫行如蟹,且張牙舞爪,又稱“油炸蟹”,可見蟹是要拆的。

    “炒蝦拆蟹”一經改變,不但不是佳肴,簡直聞之作嘔,皆因字音問題。第一字是“炒”,把它讀作“操”,葉紫《夜哨線》:“我操他八百代祖宗,硬將老子們禁閉。”還有《紅樓夢》第十二回:“瑞大叔要肏我呢!”這個“肏”也音“操”。“入肉”是甚麼,你曉得的。

    蝦、媽兩字同一韻,順理成章,蝦是媽音之諧。則“炒蝦”者絕對不是佳肴。

    拆,是一種動作,可以輕輕的拆,也可以粗手粗腳強拆,一經拆開,這隻“大閘蟹”便成美食。況“蟹”讀音轉訛,兒童不宜,亦言之不雅,不說也罷。

    冬春軒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