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政策推產業聯動發展
橫琴從自貿區到深合區定位,層次提升,內涵豐富,但初心不改,一直是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近年粵澳融合發展加快,不少澳人澳企北上發展,率先考慮到橫琴投資興業。奈何疫情突襲,影響到橫琴發展的熱度。下月起實施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把深合區發展的突出問題逐一梳理、賦權破解,把琴澳發展引向法制化的新台階。
自二一年橫琴總體方案出台、深合區管理機構揭牌,這一年多橫琴華麗蛻變,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通關環境更加暢順便利,稅負環境趨同於澳門,多元產業加速集聚,宜居宜業“十五分鐘生活圈”初顯,吸引越來越多澳人澳企落戶。在琴註冊的澳資公司持續增加,希望搶佔發展先機。
不少澳企醞釀以至進軍橫琴,但真正落戶大展拳腳者未算踴躍。當中有受疫情影響,也有企業考慮橫琴產業定位與自身發展的匹配度不大;或新區營商環境尚待培育,開荒牛投入資源過大;甚或對政策條例不清晰,擔心多走彎路,變相令投資門檻高,以至等待“封關”及更多配套優惠政策出台等。
投資者各有打算,但作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腹地,橫琴政策任何動靜皆成投資者的關注焦點,海內外都不會忽視橫琴長遠的發展潛力,眾多大企落戶發展已是明顯例證。深合區建設在過去一年受到疫情影響,動能被抑壓,步伐被拖慢,如今疫後時代疊加“促進條例”出台,能否激發橫琴發展的活力,聯合澳門共同創出新局面,各界關心。
由於深合區實施嶄新的粵澳共商共管共建共享機制,沒有先例可循,萬事起頭難。例如琴澳兩地確定的四大產業結構佈局,若能配合“度身訂造”的政策東風,可以發揮內外聯動的優勢,乘勢而起。
值得一提,“促進條例”明確建立容錯免責機制,因應橫琴發展條件、目標要求變化,支持深合區大膽試、大膽闖,鼓勵探索創新發展。期待各持份者實際行動,拼經濟促多元產業,加快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
春耕